第12章 撥雲見日茅塞頓開(第2/2 頁)
常侍是沒了。
可董卓來了啊!
朝廷怎麼可能清明呢?
但是這些實情不重要,重要的是王邑和楊應覺得,朝廷清明瞭。
果不其然。
聽見這話,楊應點了點頭,心中感嘆王邑這老狐狸,不愧是官場老油條,一下就懂了自己的意思,也跟著說道:“我和我父也是這樣想的!
當初我們被宦官逼得起兵自保,實屬無奈,如今宦官已經被盡數誅殺,朝廷一片乾淨,而我等卻難以報國。
我只恨當初逞一時之快,殺早了那小黃門,連累了我父親啊!”
“賢侄也倒不必這麼說,我朝以孝治天下,賢侄殺小黃門,我說是義舉才對!”王邑義憤填膺起來。
他頓了頓,又道:“賢侄,恕我直言,當今董太尉,素有招賢納士之心,為人豪爽樂施,總攬朝政,天下人無不景仰拜服。
令尊乃是被宦官逼反的忠臣,既然有反正之心,何不上表朝廷,奏名實情?
我想聖上與太尉知道你們的苦衷,一必定會不計前嫌,還令尊一個清白的!”
王邑一捋鬍子,楊應的心思他已經清楚了,楊應分明是想招安!
這對他而言,是大大的好事啊!
楊應要是反賊,那他就是丟河東的罪臣。
而楊應如果被招安,那他就是降服叛軍的功臣啊!
這種大好事,王邑又怎麼可能不順水推舟呢?
楊應先是點了點頭,卻又很快變成搖頭。
他對王邑說道:“可是董卓行廢帝之舉,倒行逆施,天下人與他離心離德,我父子也向來感沐先帝聖恩,欲報之於弘農王,若是投靠董賊……”
“賢侄此言差矣!”王邑向楊應伸出手掌,“賢侄與令尊投效的是朝廷,又不是董賊!
我聽說張邈、韓馥,雖然都是董卓任命的太守、州牧,但內心並不願聽從董賊命令,常有迎回弘農王之心。
賢侄何不效仿他們,先虛與委蛇,假身以事董賊,保全自身,再靜待時機。
恕我直言,如今朝廷不理解令尊舉兵之動機,視令尊為叛賊,令尊縱然想進京勤王,可名不正言不順啊!
賢侄,你我兩家多年交好,我也不瞞你,董卓已經派左中郎將牛輔統西涼精兵五萬,進軍河東討伐你們了。
我擔心賢侄你們與牛輔兩敗俱傷,還落得個賊名,得不償失啊!
倒不如重受朝廷招安,先明正旗號,日後迎回弘農王,也名正言順啊!”
王邑的話,讓楊應眼前一亮。
這話正和他的心意啊!
“伯父一席話,令我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啊!”楊應做到王邑身邊,舉起酒杯向王邑敬酒。
王邑滿飲一杯,安然道:“賢侄聰慧,不似那郭太、韓暹之流,縱然我不說,以賢侄的智慧,這些事,又豈會想不到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