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第3/4 頁)
她不知道太子殿下提前知道她要來之後,特意把劍拿出來,選最漂亮的劍花來挽,妄圖捕捉聞青輕,宋書知道,宋書不敢說。
“殿下怎麼不跟姑娘說,學劍辛苦。”宋書開口。
江醒撿起被聞青輕扔在廊下的幾卷書,拿在手裡拍拍灰,淡淡說:“學劍挺好的,方便殺人。”
宋書驚恐得不敢說話。
聞青輕回去找崔町,說她要跟太子殿下學劍,崔町聽到“太子殿下”幾個字時,沉默下來,但還是同意了。
明仙不同意:“師父總是放任輕輕去找太子殿下,她跟我都不親近了!”
崔町不欲參考他的意見:“你常常下山,四處遊歷,她怎麼跟你親近。”
明仙嚷嚷:“我可以帶她一起走!”
崔町讓他滾出去。
從此,聞青輕開始上午跟隨崔町讀書,下午跟隨江醒學劍。
非常痛苦。
聞青輕後悔了。
她不該看太子殿下劍招漂亮、不該因為一時衝動就巴巴學劍的。這樣一來,她根本沒有時間玩耍呀!
這個劍應該阿兄來學。
她才六歲,她需要時間好好玩耍的。
她過了一個年,剛剛富裕起來,卻沒有地方花錢。
想到這裡,聞青輕很不開心。
宋書讓她節哀。
她節什麼哀,她沒辦法節哀啊。
聞青輕更不開心,她把自己的苦惱告訴太子殿下。
江醒倚
著書櫥,安靜聽完她喋喋不休的抱怨,適當給個甜棗,說:“明日帶你下山。”
聞青輕活過來了。
她很容易不開心,哄也很好哄。
之後每一次聞青輕控訴說自己太辛苦了,江醒就帶她下山玩兒,聞青輕便又能快樂很長一段時間。
很快,崔町也發現了這個規律,開始效仿。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
景成十六年三月初七,明仙二十歲,及加冠。
這一年,距聞青輕上青要山時過去三年,聞青輕八歲,江醒十七。
明仙行冠禮的地方,是明氏設在揚州的宗廟。
這一日,春風溫涼。
聞青輕牽著師父的手下山,參加師兄的冠禮。
明家是揚州計程車族高門,身份貴重,富有四海,來參加冠禮的人悉著錦衣華服,薰香佩玉,風姿端雅。
此時此刻,明家宗廟屋簷上隨便掉下一片瓦,都能砸中幾個食祿千石的高官侯爵。
其中也有聞青輕見過的人。
“陸使君。”聞青輕眼睛一亮,上前行禮。
陸柳聽見她的聲音回頭,“聞姑娘。”
他比著聞青輕的身高量了量,笑著說:“許久不見,聞姑娘長高不少。”
“崔君。”陸柳看崔町。
“使君安好,”崔町與他寒暄,語氣溫和,問,“聞說梁公欲討使君往京師赴職,不知真假。”
陸柳嘆了一口氣。
“只是恩師的想法,能不能行還未可知,”幾人一起走進宗廟,陸柳接著說,“即使是真的,短期也走不了,我尚有幾件事放心不下,離不開揚州的。”
“聽說荊州大雨,發了一場洪水,死傷者甚重,我怕揚州也有此患啊。”
“唯小心謹慎而已。”崔町說。
陸柳點頭:“正是,我也是這樣想的。”
沒一會兒,崔町與陸柳作別。
迷濛春風中,漸漸傳來鼓聲,飄渺雄渾,鄭重莊嚴。賓客立於兩側。
正門推開,從前手裡總掛著一串銅錢的明朗少年換上華服,披春帶霧,從鐘鼓聲中走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