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5 頁)
位何家公子雖只是三房庶子,但總歸是名門之後,又有功名在身,童青雯區區一個商戶之女,完全是大大高攀了的,只要那童青雯不太笨,也知道該如何選擇。
何氏把這個好訊息帶回方家後,老太君分析了下,覺得可行,便命李氏與何氏去向家探點口風,何氏很是厲害,當著向夫人的面,把童青雯也叫了出來,把她的堂弟誇到天邊去,功名在身,又即將外放,屋子裡只一個通房,並且賣身契都還在何家手裡的,是遣是留,全由她說了算。最重要的是,這何家公子下月初就要出發,所以,家裡人也正想著給他物色妻子,好一併去任上,這樣,夫唱婦隨,又無長輩管束,多麼美好的未來……
何氏很會說話,三言兩語就把童青雯說得兩眼放光,心肝兒亂顫,最後已經是蠢蠢欲動了,向夫人面色不佳,但聰明陰險卑鄙無恥的何氏先前一進門就給了她好大一頂高帽子,直把她誇成史上超五好姑母,何家公子各方面條件也都不差,配商戶之女的童青雯,那絕對是夠格的,她也找不著何家公子的致命缺點,又不敢太過得罪何氏,是以也不敢當著何氏的面大說何家公子的不是,只能很是和謁地問侄女的意見……
當天,李氏何氏回到方府後,進入儀門不遠,如美便一個箭步攛了過來,問事情怎樣。
李氏假裝埋怨地罵了她兩句,如美理所當然道:“如情是我妹妹,身為姐姐的,當然要關心啦。娘,快與我說嘛,事情辦得怎樣了?”
……
松鶴堂裡,老太君與方敬瀾齊坐到廳堂上,方敬瀾食指輕釦桌面,“那童家姑娘已經心動,就是向夫人一昧的阻攔,是吧?”
不待何氏說話,李氏已急吼吼地道:“可不是,那向家夫人雖沒明著說出來,但明眼人都瞧出來了她壓根不願讓侄女外嫁。我想,待咱們離開後,定要給她侄女洗腦了。老爺,這事兒可怎麼辦?”
古代女子是沒有婚配自主權的,父母死了,一切監護權都由近親長輩安排,人身自由包括婚配都得由長輩作主,如果向夫人不同意這門婚事,一切都免談。
方敬瀾沉吟了會,道:“向家夫人打的主意不外乎是,阻礙侄女在百日內成親,無法在百日內出嫁,那麼就要守孝三年,三年後,也會想方設法找各種由頭把侄女攬到自家兒子房裡頭,他們向家佔據著道義上的優勢,到那時候,晴丫頭若是反對童家姑娘進門,可就是善嫉,犯了七出罪名。這向家夫人,果真打的好主意。”說完不由冷笑一聲。
何氏也道:“公爹說得極是。向家夫人,也算得太精了。如今想給童家姑娘說親事估計也是不成了,唯今之計,只有從向家父子處下手。”
何氏想法很是通透,向夫人一心一意要把侄女的財產佔為已有,但向家父子畢竟是男人,又身在仕途,錢財雖然重要,但讀書人的面子更要顧及,相信只要說服了向家父子,向夫人就好辦多了。
而這事兒嘛,女眷是不好出面了。
松鶴堂裡五個女人齊刷刷地望向在場的唯一男性兼當家人。
方敬瀾摸了摸鼻子,望著母親妻子及兒媳婦和女兒,捋著鬍子呵呵一笑,誇讚道:“難為你們同舟共濟為晴丫頭的婚事操心。好,這事兒,包在我身上。”其實潛臺詞便是:為著小女兒的婚事,母親妻子媳婦女兒齊上陣,這是多麼難得的家庭和睦呀!京裡那麼多名家能臣,後院裡有他的方府如此平靜詳和麼?
只是高興過後,又想著如善的事兒,老太君痛罵,妻子不屑,兩個兒媳婦冷臉以待,幾個兒子也是不理不問,又嘆起了氣,這個二女兒,真的太令他失望了。
……
方敬瀾辦事效率還是滿不錯的,第二日下了衙後,攜知禮一道直奔上林苑把向家父子齊齊拉到外邊吃酒去,然後發揮他的超高口才,再說足了大道理,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