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1/5 頁)
周瑜與孫策從起兵之日起,二人的理念就是匡扶漢室,重振大漢之威。二人從來都沒有改變自己的理想,在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之時,周瑜就多次向孫權表示了自己的決心。只要曹操真心輔助天子,沒有不臣之心,江東就應該歸附朝廷,協助中央政府再次統一大漢。
如果說曹操只是半個漢室忠臣的話,周瑜與孫策就是隻忠於漢室的臣子了。
孫權當然不會有什麼忠於漢室之心,一直都想做一代梟雄。與天下諸侯分庭抗禮。正是因為這份理念的不同,導致了孫權與周瑜一直存在矛盾。
周瑜如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身為臣子,周瑜是孫權的部下,理應為孫權謀劃。所以周瑜將退往南中的戰略做好了部署,為孫權盡最後一次忠。
身為大漢臣子,周瑜已經無力改變曹操代漢的趨勢,但是周瑜可以延緩曹操代漢的步伐。只要曹操在桂林郡折戟,曹操想在有生之年統一全國就基本不可能了,這樣曹操就會在有生之時保持自己對劉協的尊重。
“本將軍明白了,既然公瑾已經有了安排,本將軍就不反對了。本將軍多日勞頓。已經有些乏了。現在就去休息。至於桂林郡之事就交給公瑾了。”孫權很快就反應過來。周瑜敢用平禮對待孫權就已經說明了周瑜的決心,周瑜既然給了孫權一條後路,孫權不會不知道什麼是能屈能伸,周瑜要和曹操決戰就由周瑜去吧。自己還要退入南中,徐圖後計。
孫權一甩手,就帶著親衛離開了太守府。剛剛還不知怎麼辦的文武馬上反應過來了。雖然不太瞭解周瑜的忠義兩全是什麼意思,但是看樣子周瑜不會對孫權動手,孫權還是主公。文武都跟著孫權一起離開了。桂林郡將有大戰,沒有多少人想去趟渾水。
“一群膽小之人!”太史慈看著大部分文武的表現,不屑地吐了一口吐沫。
“子義,不必如此,人求自保都是本能而已。伯言是不是還在外面等著?”周瑜揮了揮手,示意太史慈不要生氣,江東的文武是什麼水平,有多少人有料水,周瑜心知肚明。
“參見大都督!”太史慈點了點頭,將門外的陸遜叫了進來。陸遜見到周瑜之後,馬上向周瑜行禮。
“伯言來了。坐吧。”
“謝大都督!”
“伯言啊,你乃伯符的女婿,大都督這樣見外的話就不要叫了,叫聲叔父即可。”周瑜與孫策雖然是結義兄弟,但是情義卻勝過了親兄弟。看到陸遜,周瑜又想起了年輕時候與孫策在一起的情景。
“是,伯言從命,謝謝叔父。”
“恩,伯言,叔父有一疑問,想向伯言請教,不知伯言是否肯如實回答?”周瑜喝了一口清茶,望了陸遜一眼。
“叔父有何疑惑?”
“伯言為何不投效曹操,振興陸家,仲謀大勢已去,就算是退守南中,也只是強弩之末了。”周瑜說出這番話,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就像一位前輩詢問晚輩家常一樣。
周瑜身邊的太史慈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周瑜吩咐,陸遜就不能走出這間房間。周瑜對陸遜的疑惑,太史慈同樣也有。
陸家與孫家的大仇,那是不必說了,大漢的人都知道,雖然後來孫權為了穩住陸家,將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了陸遜,表示了化解恩仇的意思,但是大仇就是大仇,太史慈都不相信陸遜會放下,周瑜就更不可能了。
孫權始終是孫策的弟弟,周瑜現任的主公,為了忠義,周瑜必須要解決掉留在孫權身邊的任何隱患。
“叔父,恐怕在下說是為了夫人,叔父也不會相信了。孫家與陸家雖然有大仇,但是伯言是不會為了私仇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只有跟著主公,伯言才有機會振興陸家!”陸遜絲毫沒有畏懼周瑜的質疑,而是用世家利益直接回擊周瑜。為了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