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風起楚都(第1/2 頁)
泰安十五年
大楚都城,神都
皇宮,太合殿,群臣正在議事。
此時的朝堂言官無比活躍,個個臉上都有些許激動。
當今聖上可是連續十幾日沉迷於仙人論道,向那妖道國師學習神術呢,今日好不容易上一次朝會,群官自是按捺不住心情。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西陵郡天降旱災,致使千里無禾,餓孚載途,生民大飢,易子飽腹之事頻發,而地方官府無所作為,臣請去賦稅、開蓄積、賜田宅、以什器、度旱災。兼引派鄰郡天河、廣成之兵前往看守災民、督察災情,以防民變生難……″
戶部左侍郎李笙毫不顧及周遭吵鬧的官員,跪地大聲請奏。
“哦?″
金玉龍椅之上,身穿赤紋道袍、頭戴金色冠冕的楚皇微微抬頭,似乎從神遊天外之中恢復了過來,微微思考了片刻,旋即又閉上了雙目,進入了國師所言“入定神安″之境。
“此事無礙,國師曾以布雨神通救神都及京畿之民,待朕知會國師一聲,讓其處理解決便可,至於饑民,自會有桃花仙觀救濟安置。″
國師名為桃源仙人,曾為旱難施雲布雨之道法,此人手指上蒼雲頂,便使天降神雨,三日不絕昔日觀禮者無不驚為天人,此人深受楚皇信任和尊敬,所創勢力桃花仙觀更是弟子遍天下,外人多以仙師敬稱觀中弟子。
“這……陛下還請三思,國師終究為化外之人,恐——″
“勿需多言,國師自有仙人手段。″
李笙話未說完,便被不耐煩的楚皇打斷,他此時有些難以入定,他本意不想多管這些擾人俗事,怎奈身為一國皇者,總有群臣苦勸,方才不情願地偶爾來上次朝管次政。
管他凡塵火,我自逍遙仙。
楚皇不無自得地想到國師道觀裡的一幅字畫,幽遠淡然、超凡脫俗,仙道的長生灑脫正是他畢生所求。
不等楚皇多意淫一會兒成仙大夢,又一道聲音自朝堂上響起。
“陛下,臣亦有要事,蒼元郡、清安郡、九原郡俱有先秦龍脈生變,疑為邪教黃泉暗中作祟,放任之恐於國不利、於民不安。臣請皇上準派鎮魔司高層前往探之。″
吏部尚書周懷安亦上奏請命道。他是蒼元郡出身,一門老小具處蒼元,因而對此事頗為關心,想趁皇上上朝消除蒼元隱患。
聽聞此言,楚皇更有些不耐,卻不好發作,怒氣暗壓,長年服用丹藥而有些蒼白的面部更反倒因此有了些許人色。
“此事更易,國師心憂天下,主動向朕言明,已經派遣了法術有成的幾處弟子前往各地伏魔,不需動用鎮魔司。″
一聽這話,周懷安欲言又止,但一想到國師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還是老老實實地退了回去。
朝堂群臣的私語聲也小了許多,似乎意識到了官員作用的減退。不少官員心中怒罵妖道誤國。
但一看身穿道袍的“聖君″陛下,卻又沒有誰敢說出心中所想。
十多日一次的上朝彷彿成了笑話。
……
道庭,玉霄峰
紫氣東來大殿之上,一鶴髮老人正隔空手畫一道棋盤,只見其一手指玄,天地萬物之炁便聚於他的指尖,風雲化為一隻無形的仙筆,任其改寫山峰高空的佈局。
一邊單手撐臉的年輕道士對此倒是見怪不怪了,類似的仙人手段他已經見過自家師父賣弄不少次了。
鶴髮老人乃是道庭掌門的師弟,執法長老,道門七峰之一玉霄峰峰主——萬法真人趙一。
年輕道士則是他的三弟子張忘機,也是道門同輩的佼佼者。
“忘機,悟道先需悟心,太急躁可得不到塵世中的真我。″
趙一畫好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