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2 頁)
919yq
是以龍顏大怒,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申斥其果真是柔奸成性,簡直罔顧廉恥!
在場的誰不知道誰啊?
這的確是某賢王能做出來的事,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這未免也太……一些人面露鄙夷,詰問出聲;
有些人則邊替廉親王辯解,邊惱怒他用人不當,被抓住了這樣噁心的把柄,玷汙所有同黨的風評;
還有人習慣了八賢王的正直形象,對他這樣寡廉鮮恥的操作接受無能。
人證物證俱在,廉親王仍八風不動,甚至喊冤:「臣素來待人隨和,不曾與人結仇,按理說不該受此陷害。不過臣總理事務頗受優寵,難免招人嫉妒。也不知是哪位,手段如此高明,計謀如此周全,使得臣辯無可辯。」
這話極有意思,他是皇上胞弟,有總理事務之權,誰有那個能力如此周全地陷害他?誰能讓趙家父子賠命去陷害他?
思來想去就只有皇上,畢竟皇上忌憚他不是一天兩天了。
廉親王適時住嘴,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又滿臉清者自清的坦蕩,搖頭嘆道:「臣願辭去所有職務,配合調查此事,惟願大理寺早日還臣清白。」
他如今管著理藩院和工部,毫無預兆地卸任不幹,去哪裡找人頂替他?
就算找來了人,那人能在他打造的關係網中順利做事嗎?
他這是明晃晃的威脅:不恢復我的名聲,不對我輕拿輕放,我便要阻撓政事了。
第36章
廉親王說完,幾位大臣立刻跪地力保,說他絕對不是會利用婦人情感的寡廉鮮恥之徒,篤定他一定是被陷害的。
在他們口中,八賢王純潔無辜得像是當街遛鳥被罵登徒子的一歲稚兒。
他們再三乞求皇上不要誤會廉親王,徹查此事,儘快還廉親王一個清白,言語間好似哪個昏聵暴君要殘害忠良。
有兩個行為過激的,直接摘下官帽置於地上,表示要與廉親王同進退,廉親王停職一日,他們便要罷朝一日。
鬧到這個地步,雍正看廉親王的眼神就像看茅坑裡的蛆蟲。
春汛將近,老八帶工部大臣撂挑子,有想過黃河堤岸不能及時加固,兩岸的黎民百姓會如何嗎?
這是他最看不上老八的地方。
就連老九那蠢貨都懂,他們兄弟之間鬥歸鬥,國本不能動,愛新覺羅的天下不能亂。
而老八永遠不會考慮這些,隔三差五以擾亂朝綱為要挾,自私自利到了極致,卻還要打著光明磊落的幌子。
噁心。
雍正真的想不明白,他怎麼會跟這樣的人是兄弟?聖祖那樣將帝王之術運用到極致的人,怎麼會養出如此沒有帝王胸懷的兒子?
「願與廉親王同進退的,還有誰?一併站出來罷。」
他說完,一個白鬍子老頭兒顫顫巍巍地跪在了那兩人旁邊。
雍正不辨喜怒地追問:「還有嗎?要表忠心的都站出來,過時不候。」
表忠心?
表什麼忠心?
是對哪位忠心?
眾臣心中咯噔一下,意識到皇上這次是惱得很了。
一年多來,見慣了他對廉親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此般不再厲聲斥罵,反倒有種風雨欲來的危險,沉靜的聲調壓得大殿都滯悶了起來。
龍椅上坐著的畢竟是皇帝,真把他惹得什麼都不管不顧了,所有人都得遭殃。在場的都是人精,沒人會在這種時候頭鐵地擁護廉親王。
等了幾息,沒等到更多的人站出來,雍正居高臨下道:「朕尚未決定如何處置廉親王,此三人便以罷朝要挾,迫不及待地鼓動眾臣,意欲擾亂朝綱,很有可能與陷害廉親王的人有關。來人,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