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倭島之變(第1/3 頁)
益州這邊的戰事已經結束。剩下的便是處理地方上的事情。王定覺得西征和南征以後,益州的地理位置變得重要起來。
他便任命李儒為益州刺史。高順為益州都尉。因為高順本身掛著徵西將軍的名頭,所以他又把韓當和王雙留給了高順,作為他的副手。
王定知道接下來益州還有許多的戰事要進行。比如說南中的少數民族會造反。他又讓高順節制交州兵馬,以備將來支援孫策繼續征戰南方。
他又給李儒下達了一個命令,讓他修一條道路,儘量地取直。北面直達洛陽,南面中南半島的南端。
因為從海上傳信到南洋速度也太慢了。而且這邊又有颱風。一年有很多的時間,不能出海行船。
他便打算從中南半島的南端到南洋,陸上廣設驛站,那麼傳遞訊息的速度就會快一點。
他對王立成還是蠻牽掛的,但到現在一直沒有他的訊息。他出海已經有快一年了。
在倭奴島的袁紹一再寫信回國,要求回國述職。因為袁紹的身體越來越差,他不想自己死在國外。
王定透過暗衛瞭解了這一情況以後,便准許袁紹回國。因為在歷史上,袁紹早已經去世了。現在,在這個時空,他活到現在,已經多活了10年不少了。
而他最小的兒子袁尚也已經成家了,王定把他們兄弟三個,都封在了倭奴國,皆封了列侯,封邑在不同的地方。
他們現在都是掛著校尉的軍銜。鎮守倭奴島。袁紹手下的將領大部分都封了。校尉和司馬一類的官職。也分配到了倭奴島的各地去駐守。
袁紹回國的時候,帶著審配和大將越兮。他回到國內的時候,又是冬天了。這個時候的冬天還是比較冷。王定又做出了地暖。
袁紹見到王定的時候,有點熱淚盈眶的感覺。他回想自己這幾十年來。從認識王定開始,一直到王定登基,他被貶去倭奴島。
回想起來,他覺得王定從來沒有針對過自己。他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逾越,而且王定待人非常仁慈。
袁紹覺得自己遠遠不如,現在他的家族依然能儲存下來,他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所以他首先感謝了皇上的恩德。請求皇上准許他在國內養老,埋骨桑梓。
王定欣然同意,又特地在皇宮設宴招待了他。還請來了趙雲、沮授和田豐等人作陪。
王定還稱讚了袁紹對大漢做出的一些貢獻,特別是開疆擴土這一塊兒。他封了袁紹為鄴侯,以鄴縣為食邑。
只這個爵位不世襲,因為他已經把他的3個兒子都封了列侯。袁紹謝了恩。王定便讓袁紹回了冀州鄴縣。越兮隨護。
而審配,他則安排在了戶部工作。
就在袁紹回到漢朝的一個月以後倭奴島卻起了驚天鉅變。
許攸同王蓋一起,聯合末盧國和伊都國成立東海帝國,王蓋自稱皇帝。
這一訊息傳回來的時候。王定正在陪王允夫妻倆吃飯。
王定看了以後,什麼話都沒說,直接把信遞給了王允。王允看過以後,好長時間沒有出聲。
他心裡非常的悽苦。他覺得他這個大兒子真的是沒法說了。這是作死嗎?當弟弟的一再容忍,他卻一再挑戰王定的極限。
王允最後把信還給了王定,他說道:“定兒已經是皇帝了。而且你的皇位已經日漸穩固。這家事和國事本來就難以分得清楚。”
“你大哥一再鬧事,根本不顧家族利益和兄弟情誼。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再參與任何意見。有你和景兒就足夠了。”
說著,他便轉去了後房。王定嘆了一口氣,收起了密信,帶著護衛回了自己的宮殿。
第二天早朝,王定任命關羽為大將,徐庶為軍師,帶領水陸大軍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