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然而,戰爭除了給伊拉克帶來幾千億美元的損失以外,還使它欠下了大
量的外債。同伊朗停戰後,外債總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直線上升。伊拉克
政府從來沒有公佈過外債的確切數字,西方觀察家估計在800‐1000 億美元
之間。薩達姆為外債煩惱,尤其是他的海灣鄰國們替他支付的300 多億美元
的軍火帳。不要說大規模重建,就是為了還債,他的國民也得辛辛苦苦幹上
10 年。此外,一向缺少勞力的伊拉克開始出現失業,埃及勞工遇害的事時有
發生。通貨膨脹率已達每年40 %,黑市上的第納爾只值官價的1/12 。不克服
資金短缺這個障礙,他和他的國家休想直起腰板,時間長了還會引起社會動
盪。
當人們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總要挖空心思,尋找出路,以求解脫。薩達
姆當然也不例外。為了擺脫經濟和財政困難,伊拉克要千方百計敲詐海灣富
有的產油鄰國。它首先看中了富裕弱小的科威特。
伊拉克公開提出,兩伊戰爭中,它是同伊朗打一場&ldo;聖戰&rdo;,是為抵制
伊朗的&ldo;伊斯蘭革命輸出&rdo;,是為保衛阿拉伯民族而戰,並為此而流血犧牲,
因此應當免除兩伊戰爭期間它欠科威特等阿拉伯國家的債務。伊拉克的這種
&ldo;一風吹&rdo;的無理要求,沒有被科威特等國接受。另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
言報》報導,1990 年6 、7 月間,薩達姆還曾派特使分頭到沙烏地阿拉伯、科
威特和阿聯,要它們各自給伊拉克100 億美元現款,也遭到拒絕。
伊拉克入侵併佔領科威特,既可以賴債,一筆勾銷它所欠科威特的全部
債務,又可以掠奪科威特的大批資金財物,解決自己的財政困難。一舉數得,
豈不美哉!
眾所周知,科威恃和伊拉克都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大國,石油是這兩國的
經濟支柱。據兩國官方公佈的材料,科威特石油儲量為1348 億噸,伊拉克
石油儲量為1428 億噸。然而,科威特的實際儲量遠遠大於已經公佈的數字。
科威特石油勘探結果顯示,科威特全境至少有3 個特大型的含油構造層。這
些沙漠上的油田同周圍鄰國的油田溝通,整個油層構造呈鍋狀。科威特的地
理位置正好在鍋底。科威特的油田,除埋藏淺和易開採外,還有油層厚、石
油質量好的特點。
在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的財政援助,主要是靠原油收入。
伊拉克認為,科威特這種財政資助很大一部分靠&ldo;偷採&rdo;伊拉克的石油而來。
伊拉克就利用尚未劃定邊界這件事大做文章,指責科威特在伊拉克領土上&ldo;偷
採&rdo;石油,並強烈要求科威特拿出24 億美元的賠償費,宣佈魯邁拉油田、其
中包括在科威特的部分均屬於伊拉克所有,並為此調兵遣將。如果伊拉克吞
併科威特得逞,它就可以重新分配中東的石油財富,奪得更多的石油利益,
增強作為石油大國的地位。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科威特埃米爾曾批准增加布比延島上的居民
臨時住所。該島周圍的海域是科威特海上油田的重點開發區。當時伊拉克總
統薩達姆立即同科威特埃米爾通話,要求取消這項決定,並稱布比延島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