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1/3 頁)
掛心
自從朝廷對鹽業實施抓大放小的改革政策,只掌控生產和批發,將零售和運輸環節都交給商人去負責後,鹽價又是朝廷管控,不允許私自漲價的。商人要想賺取的越多,便只能走量。
於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商人積極的用著他們豐富的銷售經驗,使得食鹽在市場快速的流通了起來。
食鹽在市場上流通的越迅速越廣闊,各地的百姓便都能吃到便宜的食鹽,同時朝廷的財政收入也隨之大大增加。
去年,朝廷在鹽業方面的財政收入,更是直接破了六百萬貫的數字。這就意味著,不算商人為著鹽引而在邊境開荒種地,給軍隊運輸糧食等上面的獲利,單只是在收入這塊,就已經比改革前上漲了近十倍。
再說回這次的榷茶制度,才開始實施便能抵得上同時段鹽業收入的三成,若後續不出意外的話,茶葉這塊每年將保底能給朝廷帶來一百八十萬貫的財政收入。
還是那句話,因民所急而稅之,則國足用。
而在時下,除了鹽這款商品,茶葉不僅同樣也具有需求量大,能保障稅源穩定且豐富。它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也如鹽一般是必不可少的生存物資。
因為就各地官府傳達過來的茶葉相關文書,和韓徹這次的彙報結合便可知曉,不僅那些跟朝廷請求互市的藩國在進行茶葉外貿,他們的子民也越來越多的組隊去平州的茶馬市場購置茶葉,還有那些胡商們也越來越活躍的參與進來。
畢竟朝廷只是嚴禁內地茶商私自售賣茶葉,尤其是販賣出境。但對於藩國的商人來跟官辦茶葉機構只要是用馬來購買茶葉,都從未有過制止的行為,甚至還都是秉持著歡迎的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今的朝廷對比過去,簡直都能稱得上是暴富了起來。作為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皇帝對待韓徹的態度,自然也是越來越重視。
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皇帝此刻對韓徹一臉的溫情。
結果未曾想到的是,韓徹卻在這時候,忽地再一次跟他請辭吏部尚書的位置。且從神情上來看,韓徹也並不是在跟他玩一些臣子慣常使用的“以退為進”的伎倆。
皇帝便大為不解:“愛卿,你這好端端的,怎就忽然要請辭?可是有何難處?不若先與朕說說?”
要說這些年來,他們這對君臣之間的相處,那是非常合拍的。
一方面,韓徹太能給朝廷賺錢了,皇帝敢說自建朝以來,前面的那些個皇帝就沒一個能像他在位時期這般財政充實的。
再一方面,作為權臣,韓徹事還少。
除了推行政策時,必要的政治手段外,其他時段韓徹既不結黨營私,自身也找不出讓人指摘的地方。
好用、沒麻煩、還無威脅,就是皇帝對韓徹最直觀的看法。
所以最起碼在這個時候,皇帝是真心實意不願意韓徹請辭的,若韓徹真遇上什麼麻煩了,他也願意出手幫忙解決。
韓徹便也一臉感動的對皇帝表示道,他並沒有遇上什麼麻煩。只是這吏部尚書的官職做到現在,越發讓他察覺自己的能力是在民生經濟上。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想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給朝廷、給皇帝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
韓徹還言道吏治這塊,又並非他不可,朝中更是能找到不少能力比他出眾的大臣,可以接任。
皇帝聽到這,便不說話了。
哪怕韓徹說的這些確實是事實,可這些年來的君臣相宜,讓他這會心裡難免對韓徹的請辭產生了幾分不捨的情緒。
見狀,韓徹便仔細跟皇帝闡述了他接下來要辦的一些事。
這些年來,鹽政、稅收、常平倉和漕運等事務一直仍然都歸屬韓徹在管轄,雖然它們的行政執行這塊已經趨向於成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