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見劉備與諸葛亮絮絮叨叨半天,始終不睬我與文聘,文聘心中焦躁,急忙上前叫道:&ldo;主公、軍師,文某自隨主公以來,尚未立下寸功,值此建功立業之時,為何忽略於我?&rdo;
我也上前說道:&ldo;軍師,仲業勇冠三軍、謀略過人,魏延雖不才,也自認為當世虎將,眼下大戰在即,其他將領都有重任,為何單單冷落我倆?&rdo;
劉備一拍腦門,笑道:&ldo;文長、仲業莫怪!備方才只顧與軍師敘話,派兵遣將之事未曾放在心上。&rdo;接著轉向諸葛亮,說道:&ldo;軍師,二位將軍之勇武,不在雲長、翼德、子龍三將之下,今番為何不予重任?&rdo;
只見諸葛亮用眼角瞟了我倆一眼,那眼神中分明寫滿了懷疑和冷漠,難道真是因為襄陽城外一事,諸葛亮跟我們倆記上仇了?那這樣他未免也太小家子氣了吧!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這件事真的是重要原因之一,諸葛亮對我和文聘的第一印象就極差,而且,他還真是一個非常記仇的人……當然,不止這一點……
許久,直到江面上已經現出火光,甚至能看出是二十條火龍趁著東南大風直撲曹軍水寨,諸葛亮才道:&ldo;既然文長、仲業二位將軍有心建功,那麼請你們統率一千精兵,前往華容道相助雲長,因華容道有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大路,你二人引兵在大路埋伏,以備不時之需吧!&rdo;
聽了這話,我登時心涼了半截,因為我知道‐‐曹操肯定不會走大路的!
第35回 連破三郡
我與文聘率那一千精兵渡過大江,默然無語地向華容道大路進發。
一路上,文聘數次想與我說話,但是看到我那如死灰一般難看的臉色,都憋了回去,可他最後終究忍不住了,叫住我,問道:&ldo;兄弟,你為何如此沉默?&rdo;
我長嘆一聲:&ldo;大哥,你說劉皇叔何等樣人?&rdo;
文聘沉吟道:&ldo;主公能屈能伸、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愛民如子,不愧當世英雄!&rdo;
我又說道:&ldo;那你覺得諸葛軍師如何?&rdo;
文聘道:&ldo;諸葛軍師謀略過人,極善治兵,無愧於&l;臥龍先生&r;的名號,只是我感覺他的用人不及主公遠矣!&rdo;
我苦笑道:&ldo;大哥所說一點不假,軍師之謀略,便稱當世第一也不為過;可是他識人用人的能力,比起主公來可以說相差十萬八千里,你我二人俱是虎將,卻被安置在一個無甚大用之地,想那曹操老奸巨滑,華容道大路雖平坦,卻遠五十餘裡,他急於逃命,又怎肯捨近求遠?&rdo;
文聘搖頭道:&ldo;我也這麼想,可是軍師既然讓我們伏於大路,定然有道理,萬一曹操投大路而走呢?你我兄弟二人還是服從軍令吧!&rdo;
我突然勒住馬,看了看周圍地勢,原來已到了烏林地界,前面道路一分為二,文聘見我停步,急忙止住軍馬,來到我身邊,問道:&ldo;兄弟,為何不走了?&rdo;
一個大膽的念頭湧入我的腦海,我揚起馬鞭,指著烏林路口,對文聘說道:&ldo;大哥,此路一去荊州、一去南郡,現下主公除江夏外尚無容身之地,你我今夜逕取南郡,如何?&rdo;
文聘一臉異色,道:&ldo;兄弟,怎能違反軍師……&rdo;我打斷道:&ldo;哼!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曹操今番慘敗,南郡守將曹仁或前來營救,或為保城而不敢輕出,但他們一定料不到我們會分兵攻打,我等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