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東京城,走一遭(第1/2 頁)
剛才動手時武松就一直在琢磨,這人武功著實了得,必定是了不起的人物,沒想到居然是王進。
《水滸傳》中,王進得罪了高俅之後便帶著老母逃走,從此再無音信,成為一個“有來無去”的神秘人物,沒想到在這裡遇見,實在是意外之喜。
王進聽了武松之名也又驚又喜,道:“我走到晉州時便聽說了武二郎名聲,你有如此本事,一人獨抗山賊也不稀奇。”
武松請王進到家裡去,坐定了道:“這位是本縣捕快時遷兄弟,江湖人稱鼓上蚤,輕功是天下一絕。”
王進道:“非止輕功,掀石板也是一絕。”說罷三人齊笑,時遷連道“得罪得罪”。
“教頭緣何到了此地?”武松問道。
王進道:“我與高俅有些仇怨,去年被奸賊迫害,不得已離了東京逃到延安府。老母年高體弱,經歷一路顛沛,到了延安府便病故了,我攜老母骨殖,要回東京與先父葬在一處。這一路未有阻攔,不料在這裡遇著對手了。”
“教頭節哀,既遇上了,便多歇息幾日無妨。”武松教心慈整治吃食,三人飲了一通酒。
王進對武藝甚是痴迷,又邀武松討教拳腳,二人較量了幾回,王進根基深厚、招式精巧,而武松則勝在力大,打了幾次都是平手。
武松學藝以來第一次遇到伯仲之間的對手,心中暗道,可不能墮了老師的名頭。歇息片刻再鬥,數十招過後,武松見時機得當,身子一旋,左右腳連環飛起,在空中連踢了四腳。王進左支右絀,只擋得手臂痠麻,急退開去。
“二郎這是什麼招式?”王進揉著手臂,又驚又喜道。
武松道:“這是老師教我的飛踢,取個名字叫玉環步鴛鴦腳,本來只有三腳,老師將第三腳改為虛招,對手以為力竭時再出第四腳。”
“妙啊!”王進在空地上試了幾次,卻只能踢出三腳,無論如何也送不出第四腳,更別提像武松那樣勢大力沉。
王進哈哈笑道:“這是少壯功夫,早二十年我或許還能學會,現在是不成了。”
“不過是打個措手不及,真正較量起來,武松仍不是王兄對手。”武松道。
王進道:“兄弟過謙了,你真正學藝晚了許多,只要將周老師所授功夫練好,必定遠勝於我。”
二人又切磋了一回棍棒兵器,武松同樣受益匪淺。
王進住了兩日便要辭行,武松當然不許,還有五七日就要過年,總不能讓王進在路上孤零零看別人家團圓。對王進而言,尋著武松這樣的好放對也是難得,便留了下來。
旁人過年是清閒,武松這個年過的卻不輕鬆,一邊忙著莊院,一邊蒐羅人手,畢竟偌大莊園要有人照看。要開一間酒坊,縣衙內要打點的地方不少,好在孟文英對武松十分關照,一切暢通無阻。
當然,待酒坊盈利之時,該有的分潤還是要給的。
除夕夜,武松家裡擺了好大席面,將劉承啟、劉家婆媳都請了來,熱熱鬧鬧過了個新年。
爆竹聲起時,武松痛飲一碗渾酒,只覺眼眶發熱,重生以來的第一個新年,一切盡都如意。但他知道,平靜的日子不會太久,從政和四年開始,梁山好漢會依次登場,將這濁世攪得天翻地覆。
滿院之中數心慈最小,為圖個吉利,每人都為她備了一份壓祟錢,心慈雖不缺錢,也感動得淚水盈盈。她來這裡日子不長,卻沒人把她當奴僕看待,倒似是自家的小妹子,這情分可實在難得。
正月初六,武松到於海處借了三匹馬,與王進、時遷直奔蒲州而來。本來不該過年時出行,但若依照慣例,至少要等到正月十六才出門,只怕李大吉等急了。
到了蒲州,三人押著兩大車酒麴回了清河,過年時路上清靜無比,一路都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