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當然,老百姓人微言輕,現場圍觀的人雖多,傳播能力也有限,其實扭轉不了此事的輿論。
但讓賈赦這麼一鬧,抓扯中難免有人受傷,這回真鬧進了順天府。賈家家丁也好,陳家人也好,一律帶回順天府配合調查。
張修趕到朝堂的時候已經遲了,好在本朝不似前朝那麼嚴苛,上朝遲到罰奉即可。若是如前朝般打二十板子,又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張太傅的名聲怕是又要被打掉一節。
御史臺對於陳御史之死群情激奮,正在慷慨陳詞,見到張修進來,有人些微一愣。接著便又道:「皇上,臣等熟讀聖賢書,為的便是報效朝廷。所謂理越辨越明,道越論越清,為了國之大事,便是人微言輕也應據理力爭。但是太子太傅張修仗著身份,以勢壓人,堵御史之口,逼死人命。這樣的人,豈能做讀書人之表率?臣以為張修雖有學問,但心胸狹隘,實不配太子太傅之職。」
「臣附議!」
「臣附議!」
還有人假惺惺的道:「張太傅平日帶人寬和,這一次雖是嚴厲了些,想來陳御史之死也非張太傅本意,臣以為罰張太傅閉門思過即可。」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另一文人泰斗,人稱南李的大學士李宜山。
此言一出,附議者更多。甚至有人暗暗感嘆李宜山不愧是一代大儒,待人寬和。
呵,這次的事來勢洶洶,不就是敗壞張修的名譽麼?若是張修被罰了閉門思過,這名聲也無可挽回了。司徒硫的目的一樣能達到。
這時,張修走出班列,先跪拜告了遲到之罪,致和帝宣了平身,張修才道:「啟奏皇上,臣有兩件要事要稟奏。」
「準!」
張修接著道:「陳御史之死臣深表遺憾,但要說乃是臣故意逼死人,臣萬不敢認。朝堂之爭乃是常有之事,哪怕父子兄弟同朝為官,政見不合也可據理力爭,但散朝之後,便不可蓄意報復。臣入仕數十年,與無數同人爭論過,以前從未有過散朝之後揪著不放,敗壞人名譽的事。這次究竟是誰放出流言,臣請朝廷徹查,臣行的端坐得正,不懼查驗。此第一件。
現在因巖親王謀逆一案,牽連甚廣。雖然巖親王及重要黨羽甄應泰已經捉拿歸案,但給予巖親王支援的江南甄家,和巖親王、甄家來往密切的前京營節度使王家尚且只查封了京城府邸,金陵本家尚未查抄。巖親王所有黨羽尚未全部抓獲。朝堂乃是議論國之大事之地,這些軍國大事不商議,有些人卻抓著臣之莫須有的罪名不放,難道是巖親王黨羽,故意轉移視線!此第二件。故,臣以為,現在當務之急,是商議派遣南下查抄甄、王兩家的人選為要。」
張修就算有些文人特有的斯文講理,對付陳家婦孺那種上門撒潑碰瓷沒法子,但人絕對不蠢。朝堂之上,不管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什麼,本質不都是制衡和反制衡麼?你們說我搞一言堂,我說你們替司徒巖黨羽轉移視線。
這樣一來,至少今日朝堂之上,誰還敢揪著張修不放啊?
朝會被拉回了正軌,刑部尚書走出班列道:「啟奏皇上,臣也以為南下查抄甄家、王家之事宜早不宜遲。」
從這時候起,朝會討論的重點從文官地位之爭變成了派誰南下查抄甄、王兩家。
其實從拿下巖親王開始,這事就該著手辦理了。但是三司忙著巖親王的案子,實在派不出人手,還有一個,甄家掌管江寧織造局,除此而外還有許多絲綢、瓷器、茶葉的海貿生意;王家更是管著數省沿海的洋船貨貿。
這裡頭關係的利益巨大,甄、王兩家一倒,便會讓出巨大的利益空間。這等肥肉自然有人想一口吃下,幾個部院你爭我奪,因而南下的人手一直定不下來。
致和帝問:「眾卿以為派誰總攬南下之事合適?」
這時候文武百官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