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第1/2 頁)
正所謂困獸猶鬥,誰都想活。刀都架在自己脖頸上了,能不反抗?能不激發體內潛能,失控魔化?
要不是你們這麼一逼,說不定他一輩子都是以前的那個慕華暉,還是我們正道的一大戰力呢。現在可倒好!將好好的一個正道之光硬生生的推到了魔道去,成了新魔尊。
孟青衡對此自然不服,說慕華暉是天生魔種,那時若不即刻誅殺,往後總歸會有失控的一天,到時將是正道之禍
狗屁!
他話未說完,就已經被道盟盟主給粗暴的打斷了。
誰說天生魔種就一定會有失控的一天?前些年沒人逼他的時候,他怎麼就不失控?
還說孟青衡枉為一派宗師,難道不知道佛修尚且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在每個人心中的話?
即便他慕華暉是天生魔種,但他自小長在道門,表現也一直可圈可點,只要你不要天生魔種待他,他往後必定對道門感恩戴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你若以天生魔種來待他,面對昔日師長同門的誅殺,他的心態能不有變化?明明他雖然生而為魔種,可這輩子未必會成魔,但被你這麼一逼,不成魔才怪!
只是他成魔就成魔了,若是你們明華宗能罩得住也還罷了,左右是你們宗內的事,與我們無幹。可現在倒好,幾番大戰下來,損失的都是其他門派的人,你們明華宗反倒傷亡最小。現在人家要和談你竟然還不願意!孟大宗主,我就請問你一句,你到底有什麼臉來跟我們說不同意這三個字?
孟青衡好歹是一宗之主,何時被人不留情面的說過這種話?當即就氣的臉色鐵青,一甩衣袖轉身就走。
次日就有一封蓋著孟青衡手印的書信被送往道盟,說是明華宗自此退出道盟,往後兩不干涉。
退出道盟之事乃孟青衡私自為之,明華宗上下事先並不知情,也是道盟的書信到來之後明華宗眾人才知。
正所謂人心不一,孟青衡雖為宗主,宗裡既有服他願意跟從他的,自然也有心中不服他的。此次他不與眾人商議,先斬後奏退出道盟,宗內眾人日久爭吵之下遂分為兩派。
其後兩派竟各自佔了不同的山頭分為了兩派。縱然都掛名在明華宗的名頭下,但到底一分為二,各自為政,明華宗再不復昔年的強大繁華了,也無暇再對魔域滋事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現在孟棠聽說了明華宗退出道盟的事,知道孟青衡這是還沒有放棄要誅殺慕華暉和她的心思呢。
孟棠對此並不害怕。
因為慕華暉現在的實力可是強過孟青衡的。可以說慕華暉還是看在昔年的情分上,不然不說他分分鐘秒了孟青衡,也肯定不會讓孟青衡在他手上討了好去。
而且這中間慕華暉遣出去尋找浮樑城的人也陸續回來了。
自然是找到了浮樑城的準確所在。於是在慕華暉的安排下,魔域開始有序遷址。
浮樑城也確實如原書中所說,地理位置十分的獨特。
最外圍是一片廣袤無垠的沙漠,終日風沙漫天,凡人到此只怕不用半日就會虛脫而死。就算是修行之人,想要透過這片沙漠也不容易。
即便是透過這片沙漠了,後面還有一道暗黑森林呢。林中不但有霧瘴,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毒物,能過這片密林的十不足一。
想必一般的凡人和修道之人看到如此險惡的境地早就已經掉頭走了吧。
不過只要過了這片密林,入目就是層巒疊翠,以及一座巨大的城池。
翻過這座城池的後山,還有林泉清幽。
有山有水,物產自然豐富,實在是居家又休閒的一處好所在。
自此新的魔域便定在此處。慕華暉頒下法令,嚴格控制魔域中人。若有犯事者,便依著法令視罪行大小接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