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2 頁)
仰支柱的社會之風範之道,屬於精神的規範之道,道德規範之道概括為社會道德;有倫理之道、觀念道德、風尚道德等道的教育。
這是人類精神世界活動的行為代表,從某種意義上講道的真諦,一直藏匿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之中,並且浸透於生活各個領域。
所以說道可歸結為天下之道,歸隱於人心之說,人心之複雜莫要揣測人心,道學之說寓意在心,現代人講究的唯心論與唯物論的辯證法劃分了人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第2章 第 2 章
道乃人性之道
自開天闢地以來,人就開始不斷進行探索人類生活的意義,究竟有什麼意義,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不單單的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那樣簡單的生存之道,那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類綿延不斷地生存下來了呢?
本性之善,乃人道,乃心血之道。傾其所能的人而為智者,肉體受之於父母之血脈,承襲了人類之天性自然有善也有惡;善良與邪惡本能地告訴我,人類表現為食不果腹,慾壑難填是人的本性。
於是乎,我想剔除了人性好逸惡勞的本能,開始為善之舉的嘗試,勤勉而辛苦地勞作,潛心耗費多年的心血,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精神勞動中,去追求真諦的人性世界。
我知道這是很難做到的,創作不是人人都可以完成的,需要種種的能力結合,而我的所謂寫作是想告訴人們什麼樣的道理呢?要寫人類自己的心靈世界和人生命運的許多的課題?不然的話那麼寫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