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按照歷史,郭開因為賣國求榮得罪了所有趙國權貴,所以秦軍在攻入邯鄲後便立刻派人將他接走,就是為了防止他被回過味兒來的趙國貴族們殺了洩憤。可他本人過於愛財,明明都已經離開,卻還是用某種方法說服了秦軍,同意他回家收拾財產,結果路遇盜賊,被輕鬆取走了性命。
而在現如今,郭開與王翦會和之後,王翦仍舊想要將人提前送回秦國。
但郭開許是看著秦軍將邯鄲城的宗室貴族等人都抓起來了,認為生命安全已經有了保障,竟在一開始就拒絕了王翦將他送走的安排,甚至在家中飲酒作樂,以慶祝自己從落寞的趙國大夫變成了強大秦國的九卿之一。
邯鄲剛破不久,即便有秦國軍隊維護秩序也仍舊顯得混亂。
像是郭開被秦國尊為九卿之一的訊息,就根本沒瞞住。
訊息傳開後,一直對其信賴有加的趙王遷才終於明白,原來郭開並非他自以為的忠臣恩師,反倒是個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奸佞!
趙王遷差點兒沒被氣死。
但郭開也沒能討得了好,他過於高調,以至於招惹了邯鄲城內無數貴族大臣們的眼,就算他們本人被抓了,可他們的妻眷與親戚可都還在呢。
自家眼瞧著要敗落了,郭開卻反而踩著他們成了秦國座上賓?
稍微有血性一點兒的人都忍不了!
於是儘管知道秦律嚴苛,也仍有一些自由尚且不曾被限制的貴族在宵禁剛過,街上又不曾熱鬧起來的時候潛進郭家,將郭開及其客人——如韓倉等人都殺了個乾淨。
王翦震怒,命人抓住兇手後與趙王遷一併送回了鹹陽。
兇手按律處決,權貴被抄沒家產、放走所有奴隸後仍舊留在邯鄲承受趙國百姓過去一年的怨憤與仇恨——
只要不動粗,罵人與孤立這樣的手段,秦國也懶得管。
何況這些養尊處優,連吃飯喝水都有人送到面前的貴族在成為平民之後,還真不見得能適應這樣的日子,不少人都因為畏懼之後的生活而自殺,一部分選擇了逃亡,剩下選擇認命了權貴們則如韓國舊貴族一般將日子過得灰頭土臉。
他們的安排有舊例可循,不曾驚動了嬴政。
但趙王遷好歹是個諸侯王,大臣們可不敢貿然處置了他,於是在趙王遷送到鹹陽後,其訊息便被送到了嬴政面前。
秦國與趙國本就有世仇,嬴政年幼時在趙國又受了不少欺辱,他對趙王可沒有什麼好態度。韓王安他還願意好好養著,趙王遷就沒這個待遇了,在其抵達鹹陽後,嬴政雖然遵守承諾不曾殺了趙王遷,卻也命人將其流放去了房陵山中。
至此,趙國徹底滅亡。
==·親親·==
歷史上秦國拿下趙國已經是公元前228年的事情,但因為嬴政有了準備,提前將姚賈派去了趙國,以至於秦國拿下趙國的時間甚至不到一年。
邯鄲城破的時候,也不過才五六月,趙王遷被押送到鹹陽的時候也不過才七月。
趙國滅亡的訊息傳回國內後自然讓朝中上下欣喜若狂,老百姓當然也覺得高興,但趙國滅亡的訊息卻也不過讓百姓高興了一兩天而已,他們很快就將視線轉移到了自己身邊,尤其是田裡的糧食上。
因為五六月的時候,洛陽等地之前種下的土豆正好到了豐收的時節。
蜀郡百姓提前收過一茬兒,兩千多斤的產量早已傳遍了整個秦國,幾乎所有秦國百姓都知道了土豆的產量,所以洛陽等地的百姓幾乎是在剛進入五月後,就眼巴巴地關注著地裡面的土豆。
而巧的是,就在邯鄲城破的訊息傳來之時,秦國各地的土豆正好到了收穫的時候。
百姓們為此慶祝了一兩日,便迫不及待地拿上鋤頭走進了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