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 決斷,大風已起(掌門加更)(第1/4 頁)
張遼有種千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立刻就召集了城內一干文臣武將商議起了用兵對策。
從斥候說來的情報和描繪的場景,他們估計江東來人應該是在三萬上下,誤差不會超過五千人。
算不上很多,可廣陵城裡畢竟只有六千軍士,而且,除了斥候所用探查軍情的幾十匹戰馬外,並無騎兵,情況可不樂觀啊。
“諸位都說說吧,怎麼看。”張遼坐在帥椅上,一副從善如流的模樣。
城裡有點分量的都到了,陳登、魯肅、于禁和徐盛,還有一些偏將校尉。
“將軍,末將以為孫策定是算準了溫侯正與曹操在蕭關大戰,他尚不知曹軍已經敗走,我等只需關閉城門,嚴陣以待,等戰報送到孫策手中,他自會率軍離去。”
最先開口的是徐盛,他信心滿滿的說道:“畢竟,廣陵城足有四丈多高,強攻的話,傷亡太大。”
最先拜入的就是張遼麾下百夫長,隨後在東林口、安豐寨打了兩場血戰,身為已經提到了騎都尉。
單是論軍銜來說,在廣陵城裡,徐盛確實有資格提建議了。
張遼微微頷首,又看向了于禁,示意他也開口說話,別一副生疏的像外人的模樣。
作為降將,這種時候,其實一般是沒什麼機會開口的,說到底就是分量不夠。
張遼這麼做還是讓于禁心裡有些感動的,當即抱拳道:“將軍,末將建議派出快馬向溫侯求援,如今蕭關之圍已解,只需快馬馳援,想來兩日內便可抵達。
即時我們便可與溫侯裡應外合,圍剿江東。”
雖是中規中矩,但聽來還算靠譜。
事實上,也挺合他的心意。
他只是想戰場揚威,不負男兒八尺之軀,更不想一直處於閒置狀態,並不是嗜血好戰或者魯莽逞強,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譬如眼下,他也是希望像于禁說的那樣,等呂布帶騎兵來,自己再帶兵殺出,縱然對方有兩三萬的兵馬,大機率也是得潰敗的。
“元龍、子敬,你們以為如何?”張遼看向陳登和魯肅,他們可是林墨點給他的智囊。
二人對視一眼,陳登便先開口了,“在下以為,此事確實需要派出快馬稟報溫侯,不過援軍一事只怕未必能等的到,所以,閉門死守即可。
兩三萬人想破城,也沒那麼容易。”
眾人一陣狐疑,不由看向陳登,等不到援軍是什麼意思?
張遼揚了揚額,粗眉毛一挑,“元龍何意,請詳說。”
“將軍,先前送來的戰報上只是說明了我軍重奪蕭關,曹操敗走相縣,便沒了後文。可是將軍別忘了,曹操偷襲蕭關就是為了讓後方的十萬大軍得以長驅直入徐州。”
陳登嚥了咽口水後繼續道:“換言之,相縣城裡如今至少有十萬大軍駐紮,正與溫侯的軍隊形成對峙狀態。
曹操雖敗了一陣,可並不能徹底擊垮他,若是溫侯突然將騎兵調走,只恐曹操會賊心不死,須知整體兵力溫侯依舊是遠不如曹操的。”
被陳登這麼一點撥,張遼便立刻會意了過來。
孫策渡江的情況曹操遲早會知道,但瞭解的一定不清楚,若是溫侯將騎兵全部調走,曹操必然會覺得廣陵危在旦夕,那時候指不定會突然發難。
從大局上考慮,允文那孩子應該也不同意調騎兵走的。
“再者,孫策此來很可能也是為了鼓舞曹操,讓他知道溫侯後方堪憂,孫策是希望曹操與溫侯繼續廝殺,他好從中漁利的。”
這一回是魯肅做的補充,他沉聲道:“所以在下也贊同,關閉城門,做好死守的準備。”
關閉城門聽來好似對方便會無計可施,其實並非如此。
以目前兵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