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握刀姿勢參考 > 第26章 修煉的意義

第26章 修煉的意義(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神路無名山海精英榜劍蕩大楚:風雲決從絕世武神開始與白眉大俠當同僚的日子桃花天書渡風雲風雲鹿鼎記:開局一本九陰真經綜武:開局聖心訣,躺平就變強仙俠英雄傳快穿:大女主殺穿言情世界暢遊諸天萬界始於武當北涼王:從紈絝到天下第一鳳舞銀環紅顏劍影錄金庸武俠:開局獲得連城寶藏新劍影天涯帶著東方不敗求長生青樓顏羅錄靈仙界天尊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是說猶如雌性的陰門生產子女一樣,“道”就是產生天地的根源。老子他們那時代作文說話,並不考慮文不文雅的問題,話糙理端亦可。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老子這些言辭中側面看出古人的生殖崇拜。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字面上是說“玄牝之門”綿綿不絕地產生新生命,一直不會停竭。暗喻“道”一直支撐著天地的發展更新。

所以,老子說道是天地之母,誕生一切,並一直綿綿不絕地無私奉獻著。

緊接著第七章老子就藉此開始延伸了。他所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從表象出發去進行的一種智辯(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稍有道理點兒的狡辯),它隱含著“因為道在為天地一直運作著的,所以天地長久。”的道理。天地不自我更新(自生),所以它能長生。這表面上看就挺牽強的,但老子居然說得如此理所當然般的順暢,就在於這種智辯給人潛在的邏輯誘導讓聽的人覺得就是那麼回事,因為天地有“道”啊!“道”是長存的,天地就是長存的。當然,老子如此說,其目的還要引出“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的論斷來。

接著老子就開始以聖人的作法來說事了。聖人循道行事是怎麼做的呢?“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而成其私!”此處老子多少有點“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即很可能聖人們並沒有這麼深的心機,他們只是質樸地就那麼地做了而已。但客觀上的確成了老子所說的這麼個結果。

“後其身而身先”指的是在享受利益方面,聖人們總是先考慮別人而把自己放到最後,結果呢獲得的利益反而更大(明顯再聖賢的統治者生活及各方面權益總要比普通老百姓好得多嘛)。雖然聖人們的目的不在此,但因為他們先為人民著想,必然受到人民的愛戴,所以反過來人們都會自覺地讓著他們,這就是聖人後其身,反而身先的潛在道理。這點呢就是老子後面要講的“不與民爭利”的原則。

“外其身而身存”是指聖人為了大眾奮不顧身,而大眾自然會擁戴他而拱衛在他身邊。所以,哪怕是殘酷血腥的戰鬥,他們都基本上很難受到傷害。

“以其無私而成其私”的說法正解是:因為聖人的無私奉獻,所以人民愛戴他,所以他的社會地位就遠高於一般老百姓。

這點老子後面又專門論述了“處下而自上、不尊而自尊”的道理。

當然,老子如此智辯地說這些,的確是在“用機心”地誘導統治者要那麼去做。潛臺詞就是:你看,如此做於你自己多有好處!地位又崇高又穩固,利益也能夠得以確保!但可惜中國封建社會絕大多數統治者並不願這麼付出,而是利用國家權力走捷徑搜刮百姓,甚者橫徵暴斂弄得翻船了事。老子所出良策“不爭”,算真的付諸流水了!

到此老子意猶未盡又加了章“上善若水”來進一步地說奉獻與不爭,這就是第八章的內容了。此章比較著名,但大多數人僅將之理解為道德要求上去了。實際上老子講的還是策略。

老子在此是借水的一些特徵來說透過“無私奉獻”、“不爭”、“身其後”等手段來懷柔地治理好社會,確保統治地位。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說水無私奉獻滋養萬物,但它們一般都處於低窪險惡的深澗那些地方,所以它的行為幾乎和道一樣了。隱約所言之意即要像聖人那樣循道行事就要像水那樣無私奉獻又不爭,先人以利而自身其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則直接跳到統治者具體該怎麼辦了。翻譯過來就是要善於選擇居住的地方(要象水那樣不去爭地位高處)、心要像水一樣善於保持沉靜而淵深、待人要仁慈柔和、說話要誠信、為政要善於治理、處事要善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百擇仙錄原始時代的仙人輓歌劍出來,行吧下次再出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