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迴歸正軌的生活(第1/2 頁)
岐良出院了。
那天夜裡的事情就如同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管是透過科學的方式大概接受了一下所謂的超凡能力,還是那些幾乎不可能會在正常生活中碰到的神話生物,反正都不會對岐良的生活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而他最關心的關於邪神信仰方面的知識,那個匆匆溜走的食夢貘卻是隻字不提。
只是給了岐良一個警告,警告他絕對不要深究邪神給予的一切知識,哪怕這些東西很有用。
而且在語言試探中,岐良發現那些所謂的類似於伊邪那美,八岐大蛇之類的“邪神”,並不在這隻食夢貘所談到的神明範疇之類。
用對方的話說,那就是——
“你說伊邪那美?那就是個自詡邪神的自大傻子,以為自己稍微有點超過一般超凡生物的能力,就可以稱之為神的白痴。早在平安時代就被一個日本的獵魔人殺了——也可能不是獵魔人殺的——因為日本獵魔人都喜歡自稱陰陽師,但殺死伊邪那美的人自稱是個武士來著……”
介於上述原因,岐良生活並沒有發生什麼明顯的變化,依舊是安安心心養病,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
偶爾有人來看望岐良的時候,也會偷偷摸摸給他帶著幾串燒烤。
雖然說醫囑上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不建議患者使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可是憑良心講,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過嚴格意義上的完全遵照醫囑養病呢?
所以岐良出院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還要久上那麼一點點,在完全康復後,時間已經到了秋天。
初秋。
古時候那些所謂的青年才俊,所謂的文人墨客,所謂的高人隱士們,都有相同的一種愛好——
傷春悲秋。
說他們是閒的無聊也可以。
畢竟在當時的社會,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的時候,選擇用他們那並不是多麼高明的頭腦,冥思苦想絞盡腦汁,湊出來一段看上去還算不錯的詞句,確實是消磨時間的好方法。
被客觀因素限制了四個多月自由後,岐良很是佩服那些古代文人,佩服他們想出來的這些消磨時間的方法。
“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這當然不是岐良自己想出來的句子,以他的水平,能寫出來的東西最多也就是“一隻小鳥站樹上,吱呀亂叫吵得慌”這種風格的句子。
況且城市這種地方,對於季節變化確實不那麼敏感。
一年四季常綠的行道樹,或許也只有到了冬天,被鋪上一層薄雪之後,才能給人季節轉變的感覺。
但這並不不影響岐良,選擇在出院之後用這種方式默默裝一個高雅的逼。
反正接自己出院的羅大海也不知道那句詞到底是誰寫的。
但和岐良想象中不一樣的地方是,羅大海並沒有露出任何驚訝,讚歎或者吃驚的表情。
“我也不知道那句詩是誰說的,反正我確定不是你。”
看來他對岐良性格的瞭解,還算比較透徹的。
等對方坐上了自己的車,羅大海一邊開車一邊隨意問到。
“接下來你打算幹什麼,是繼續接手幾個案子?”
岐良躺在副駕駛位置上,半眯著眼睛。
“不知道,我想先給自己放個假,我有些事情想要自己想想……案子的話,沒錢的時候我可能還會在考慮吧。”
羅大海聞言,露出一絲古怪的表情。
“那估計你可以休息好長時間了……說實在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的話,我是想象不到你這種品味的人有一百多萬的存款……”
岐良依然躺在副駕駛座位上,動都不動,眼睛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