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遊輪日記八(第1/2 頁)
雖然說有補救措施,但是操作起來就只能委屈蘇怡然一下了。
也不是別的問題,只不過原本安排的那三十幾位乘客,有一個算一個,都少不了被這位已經生無可戀的女士拿手指指著臉,經歷一次尷尬的指認過程。
而且這個指認過程還要情感充沛,臺詞動作要聲情並茂的來回重複三十幾次。
當然,這中間經歷的各種尷尬情形就更不必再提了。
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一位面容憔悴的女士,神情激動的指著一位至少甲子高齡的老奶奶,然後繪聲繪色的表演出那種被侵犯後的複雜神色……
當然這只是個特例,但其中的尷尬滋味兒卻是一點兒也不假的。
而且過程重複了三十來遍……
如果當初和岐良猜想的一致,小偷就是猥褻者,或者這位猥褻者和小偷是團伙關係,那麼只需要找到這傢伙,後面剩下的眾位無辜人員便不用經歷這樣一個,令雙方都有些難堪的過程。
但現在為了不讓真正的偷竊者起疑,只能委屈他們都感受一遍這種狗血的劇情了。
不過話說回來,岐良對於這個安排,也抱有那麼一絲絲的期望情緒。
萬一那個小偷,被自己這一手欺詐戲法搞得自亂陣腳,主動暴露的話,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雖然這個想法很美好,但經過實際操作之後,岐良深刻認識到了現實永遠都是很骨感的,根本就不會出現預想中完美的情節。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這場行動總算是中規中矩的進行完了,沒有出現更多的意外。
在結束時,臉上已經擠不出任何多餘表情的蘇怡然女士,鄭重的表示,就算下次給再多錢,說的理由再好聽,她也不會幫忙了。
岐良對這種行為表示理解並同情,但同時表示這種事情一點兒也談不上不可怕。
因為,補救過程便是由他親自操刀,梅開二度。
故技重施並不代表黔驢技窮,當一個計策有效的時候,哪怕使用三遍五遍也不會嫌多。
只不過,其中的具體應用形式需要進行一點點改動。
這裡就不再贅述那些多餘的情節,直接從岐良來到真正小偷的船艙中講起。
雖然說偷竊者和引發混亂者並不是同一個人,但因為岐良已經提前確定了二者在混亂髮生時,都處在甲板上較為遠離艙室入口的那一段,所以這位竊賊也應該大機率是在這三十位乘客中。
這也是岐良選擇繼續完成第一次計劃的理由之一。
經歷這樣一次有驚無險的談話之後,出於習慣性思維,絕大多數人都會認定自己身上的嫌疑已經被排除了,自然而然的會降低一些警惕心。
岐良便是抓住人性中的這個弱點,並將之利用了。
中等艙確實和上等艙有著很大的差距,至少在房間的大小,還有其中沙發的舒適度上面就得到了很明顯的體現。
面前的茶几上擺了一瓶開好的紅酒,還有一隻精緻的高腳杯。
另一隻高腳杯則是被沙發上躺著的岐良握在手中,緩緩搖動。
聽到房門開啟的聲響,岐良巋然不動,眼睛都沒有抬一下,依然自顧自的盯著杯中如血的紅酒,只在嘴角掛起一個似有似無的笑容。
“恭候多時。”
岐良的聲音慵懶,自負,同時又帶著幾分狡黠。
進來的這位則是一位看上去三十來歲的男人,穿著休閒襯衫,帶著一隻金絲邊眼鏡,因為鏡片的反光並不好判斷其表情如何。
這位先生徑直走到茶几前站定,冷冷的看著岐良。
“這是我的房間,請你出去。”
對此,依然躺在沙發上不為所動的岐良只是輕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