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裂谷深處迅速移動上來的聲音,又是什麼物體發出的?”
第三卷 浮屠 第七話 墜毀
大約在野人山巨型裂谷兩三百米深處,從濃霧中射出幾道刺目的光束,強光在黑暗中搖晃不定,同時在地底有枯樹般吱吱啞啞的異常聲響發出,聽那動靜,竟像是深淵裡有什麼東西迅速爬了上來。
司馬灰斷定在濃霧中出現的光源,絕不會是生物光。一般由生物或礦石發出的光亮,都屬於化學冷光,亮度持久,但不會發熱,對人類而言,是一種最為理想的光源;然而那片迷霧中晃動的光線,卻極其刺眼,不是普通的探照燈可比,似乎來自於某種具有熱量的電氣光源。難道在這與世隔絕不見天日的地下裂谷中,隱藏著至今還可以運作的“強光照明裝置”那架失蹤近三十年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在如此陰冷潮溼的環境中,它也早該被腐蝕得破爛不堪了,而且運輸機上肯定不會裝有這種強光探照燈,所以從濃霧中發出的光源,不可能來自於墜毀多年的“蚊式”眾人心下駭異難言,都不知迷霧深處會出現什麼,可凝神秉息地窺覷了一陣,就見那幾道光束倏然熄滅,裂谷底部再次變得寂然無聲,就如同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一般。
一個危險之所以成為危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人們在事先不能預見到它的真相,司馬灰也知道遇著這種事,光憑猜測沒有用,還須眼見為實,他跟眾人稍作商議,就決定同玉飛燕兩人下到濃霧中探明究竟有些什麼,當即帶上武器,身上綁了以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的“宿營燈”又拿了聚光手電筒,攀藤附葛向下而行,隨著距離湧動的霧氣越來越近,就隱約見那渺渺茫茫的霧中,浮現出一個巨大朦朧的黑影。
由於熱帶風團“浮屠”的侵入加劇,野人山地底裂谷中的霧氣仍在緩緩降低,二人到得近處時迷霧已經不太濃重,司馬灰藉著手電筒的光線,仔細去看那個巨大的黑影,發現那竟然是一架被無數枯藤纏住的改型運輸機,這架運輸機機頭圓鈍,機身形狀有如橢圓斷面,兩翼呈梯形分佈,前窄後掠,與普通運輸機截然不同的是——它通體都採用木製膠合板結構。
運輸機機身上赫然有個顯眼的“黑蛇”標記,這與在空軍基地照片上拍攝的那架機體完全一樣,而且看機型結構,與英國空軍失蹤的黑蛇號“蚊式特種運輸機”一致,由於“黑蛇號”屬於改型特種運輸機,根據任務需要有意加擴充了貨艙裝載容量,機體也經過了大幅度改裝,和常見的輕型“蚊式特種運輸機”區別很大,所以對比照片判斷出它的“身份”並不困難。當年的檔案顯示:這架運輸機落入裂谷之後,從電波中傳來斷斷續續的通訊聲,駕駛員在拼命呼救的同時,也曾確認“黑蛇”降落在了霧中,隨後便中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絡。
可是司馬灰和玉飛燕親眼所見,才知原來這架“蚊式特種運輸機”並沒有落入地底最深處,而是被堅韌的古藤絆住,懸掛在了野人山裂谷半空只中,並不曾降落著陸,由於“蚊式”與其他軍用飛機不同,完全採用全“Balsa”輕質木料構造,液冷發動機功率高,飛行速度快,續航時間久,同時載重量並沒有因此降低,而且蚊式飛機生存能力很強,可以適應各種艱鉅任務的需要,在緬甸山區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下,更能夠發揮它出類拔萃的優異效能。這架“黑蛇號”改型特種運輸機,在失控墜落時,受到裂谷間凝聚的氣流作用,使得機身仍然儲存完整,看上去並沒有嚴重受損。
探險隊冒死進入野人山,為的正是尋找這架特種運輸機,並將機艙裡的“貨物”帶回去,此時意外的發現到,失蹤的運輸機被亂藤掛在了裂谷半空,如此一來,就不用在深入霧氣籠罩危機四伏的洞窟底部,不能不說是意外之喜,但司馬灰和玉飛燕卻並未因此感到慶幸,反而隱隱有種不祥之感。
玉飛燕看那機艙裡黑漆漆的鴉雀無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