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清國忽略情報收集對戰爭的指導作用,導致戰爭始終處於被動的局面。戰爭前和戰爭中,在清國國內的日本間諜活動猖獗,而清政府幾乎沒有實質而有效的對策。相較而言,清國情報工作反應遲鈍,作戰中樞多次出現人為造成的情報事故,甚至連媒體也胡亂報導不確實的戰爭資訊,使戰爭的決策和民眾對戰爭的認識產生錯誤判斷。受西方文明薰染的最高指揮官李鴻章,也極度欠乏情報觀念,常憑主觀經驗臆測或偏聽偏信來指揮作戰。西方國家外交官在戰前曾多次向清國提示戰爭的危機,發出同情和善意的勸告。可是這位固執的清國老人不相信日本決心與清國開戰,一心寄望透過列強周旋來化解清日兩國危機,致使清國錯過了前期備戰的最佳時機。
清國國內長期以來存在大量的日本間諜和清國奸細,他們以各種身份蒐集清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日本刺探情報的意圖最初沒有引起清國政府重視,相反清國為炫耀本國軍事實力,向日本公開展示本國的軍事秘密。1893年4月,清日戰爭前一年,日軍參謀本部川上操六次長親自前往朝鮮和清國實地考察,從朝鮮釜山、仁川、漢城,再到清國芝罘、天津,用一個月時間對朝鮮和清國的軍事現狀進行了評估。李鴻章視川上操六為座上賓,採用炫耀自家實力打壓對方的一貫做法,向潛在的敵人敞開了秘密,給川上的來訪提供了各種方便。川上一行在天津參觀天津機器局;走訪武備學堂;觀摩步兵戰術操練;登上北塘炮臺觀看炮兵操演;還利用郊遊的名義,對天津周邊地形進行了觀察。日本間諜明目張膽的情報活動,引起清國地方政府的注意,抓獲了一些日本奸細。但是在處理日本間諜的問題上,李鴻章唯恐引起外交糾紛,態度曖昧,處置寬容,甚至以禮相待,將嫌疑者釋放。
清日戰爭爆發後,打擊日本間諜的呼聲四起,憂國之士紛紛上書,向政府提出反間諜建議。清國政府為此制定了反間諜活動的相關辦法,(1)照會各國公使館,反對西方國家在租界內隱匿日本間諜。(2)各地方官衙實行保甲制,捉拿日本和清國奸細,並嚴懲不貸。(3)各地官府發布緝拿告示,用高額懸賞的辦法展開揭發日本間諜的群眾活動。 (4)禁止清國國內的日本人戴假髮穿清服,冒充清國人者一律按間諜治罪。清國政府大張旗鼓的反間諜行動,雖然破獲了幾起間諜案,斬殺了一些嫌疑人,可是清國政府吏治腐敗,人脈關係錯綜複雜且賄賂成風,敵特間諜活動仍然猖獗,反間諜戰外緊內松,實際收效並不顯著。
清國情報戰曾經有過四次嚴重的過失。第一次,&ldo;豐島海戰&rdo;時,在出兵增援朝鮮和外交周旋問題上,李鴻章的情報源混亂,堅信駐日公使館汪鳳藻的說辭,錯誤判斷日本國對清作戰的決心。在日軍完成戰鬥部署的情況下,清國才開始增兵,致使海戰慘敗,運兵船被擊沉。各路增援朝鮮的部隊趕到平壤時,成歡戰鬥已經結束多日。第二次,&ldo;成歡之戰&rdo;時,敗將葉志超向朝廷呈報虛假戰報,謊稱殲滅日軍1,700餘人,後再誇大至2,000餘人,騙得朝廷嘉獎賞銀二萬兩,晉升葉志超為提督,成為平壤各路清軍統領。葉提督公然編造虛假情報的行徑和戰場上的怯懦表現,導致平壤戰役再次大敗。第三次,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擊沉清國軍艦5艘,日方傷艦多艘但無沉艦。可是來自北洋水師的最初奏報卻稱:&ldo;擊沉包括吉野號在內的數艘日艦,日本聯合艦隊已經失去海外作戰能力&rdo;,朝廷對此特授予丁汝昌獎賞以資鼓勵。9月23日,英國遠東艦隊司令官在天津拜訪李鴻章,當告知日本艦隊包括受到重創的&ldo;松島&rdo;旗艦一艘未沉,全部受傷戰艦已經修復,再次駛入清國近海巡航求戰時。李鴻章震驚不已,絕不相信這個事實。慌忙中開始備戰,催促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