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遏關羽,斬華雄(第1/2 頁)
不幾日,大軍來至虎牢關前。 袁紹聚眾商議取虎牢關之策,大帳內眾說紛紜,各抒己見。 劉琦側身,低聲對徐晃說道:“公明,揚我荊州軍威的時機已到,一會兒看我眼色,你立即向盟主請戰!” 徐晃雖不甚明白,卻也知自家少主不會害他,便點頭應諾。 正商議間,忽聞哨探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 袁紹大怒,喝道:“西涼賊子欺人太甚,諸公麾下誰敢去戰?” 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拱手道:“小將願往。” 袁紹大喜,便命俞涉出馬。去時不久,探馬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眾大驚。 太守韓馥道:“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令其出戰。 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眾皆失色。 袁紹遙頭嘆惜:“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道:“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眾視之,見此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 不出所料,此人正是關羽,關雲長! 劉琦見眾諸侯難下決斷,又不想讓關羽這個大耳賊的鐵桿兒出風頭,於是目視徐晃。 晃會意,大聲喝道:“末將請戰!” 眾人尋聲看去,見那徐晃頂盔貫甲,英氣逼人,比那麻衣布袍的大個子關羽賣相好了不少。 袁紹問道:“此將何人?” 劉琦拱手道:“此乃荊州大將徐晃,徐公明!” 袁紹看看關羽,再看看徐晃,總覺得派一個縣卒出戰有損盟主顏面,於是下令道:“便著公明去會會那華雄!” 徐晃於帳前取出六十五斤金背開山斧,跨馬而去。 那關羽見狀,訕訕而退。 劉琦知道戰場之上刀槍無眼,怕徐晃有閃失,便轉目對黃忠說道:“那華雄也是武藝高強之輩,勞煩漢升為公明掠陣。” 黃忠應道:“某正有此意!”說罷,出帳上馬來至陣前。 眾人聽得關外鼓聲大震,喊聲震天,曹操按捺不住,便對眾人說道:“我等不如陣前觀戰,以壯聲勢!” 袁紹道:“此言甚當,我等便出帳一觀。” 眾軍見眾諸侯儀仗齊出,士氣大震,鼓聲、喊聲更是響個不停。 徐晃與華雄一個用斧,一個用刀,均是力量型武將,講究的是勢大力沉,堅毅勇猛,一斧一刀都帶著山崩之勢,鏗鏘之聲震耳欲聾。眾人看得那是一個過癮。 劉琦側身,問黃忠道:“如何?”黃忠道:“華雄連斬兩將,鋒銳已盡,刀法略有鬆散,三十合內必敗!” “能否斬之?” 黃忠沉吟道:“敗之易,斬之難!” 劉琦沉吟道:“我欲讓眾諸侯識我荊州軍威,三十合勝之有些拖沓了。漢升何不助公明一臂之力?” 說罷,兩指彎曲如弓。 黃忠看到劉琦手勢,皺眉道:“鬥將之時射殺華雄,恐眾諸侯看低我軍,公明面上也不好看。” 劉琦陰惻惻笑道:“只彎弓,不射箭……” 黃忠聽罷,不禁打了個激靈,心道:“未曾想到少主年紀輕輕,且相貌堂堂,竟想出這般陰險法子,真他孃的不是個……一般人啊!” 於是從背後扯下大弓,調了調弓弦。 那華雄老於戰陣,殺人無數,卻在徐晃面前有些力不從心,一邊招架,一邊思索如何體面撤出。 思慮間猛得覷到諸侯陣前一黃臉大漢從背後扯出一面大弓來,一隻手又正伸向背後抽箭(實為撓肩)。 他心道:“這幫傢伙不講武德,明擺著是要射死我啊!” 慌亂之下,舉止失措,被徐晃一斧劈為兩段! 眾人錯愕,未及反應,只見黃忠迅速收弓,並揚起赤血寶刀,大喊一聲:“殺!” 荊州軍馬跟隨黃忠如狂風一般向西涼軍衝去。 論及戰力,西涼軍強出荊州軍不少,但華雄被斬,膽氣已喪,只有潰敗。 一場大勝,直追殺至關前方才停下。 劉琦早已熱血沸騰,正欲策馬揚鞭,未及衝出,便被劉勇帶人圍在中間,不由搖頭苦笑,看來想過把名將癮是不好辦了! 得此大勝,袁紹心中喜悅。他自任盟主以來,連戰連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