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股市風雲(第1/2 頁)
時間進入到12月,劉元昊安排陳伯開始慢慢出清手中的股票。
71年農曆春節之前,劉元昊穿越之後在股市中的第一次操作全部結束,賬面浮盈3700萬,去掉槓桿利息和佣金,純利達到3100萬,本金加利潤合計來到了7600萬。
陳伯匯總完收益後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對小少爺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這相當於在股市上用一年的時間又掙出來一個劉氏製衣,而且盈利已經實實在在的到了自家賬上,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紙面利潤。
陳伯心中暗道,虎父無犬子這句老話說的果然沒錯,劉家父子兩人對股市的判斷是正確的,年初放盤劉氏製衣時自己的擔憂純屬多餘。
劉元昊聽完陳伯的彙報只是淡然一笑,告訴他在上半年恒生指數跌到220點以下後再次進行入市操作,動用本金7500萬加一倍槓桿入市,多出來的100萬算是給他的年終獎金。
1月27日,農曆新年,劉元昊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一年有餘。
這一年來,他基本上過著前世死宅男一樣的生活,不怎麼出門,也沒有社交。
但跟前世的死宅男又有本質的區別,每天看書,學習,打拳,健身的生活雖然沒什麼樂子可言,但也還算充實。
經過這一年的沉澱,劉元昊的身高已經差不多長到178cm,身材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弱不禁風,衣服一脫,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八塊腹肌。
臉上的稚氣也褪去不少,整個人的氣質顯的遠超同齡人的沉穩。
他對自己這一年來的變化也比較滿意,打算再接再厲繼續苦修兩年。
2月下旬,香江股市跌破210點,將年初240點左右入市還動用了高倍槓桿的韭菜狠狠收割了一批。
股指短時間內顯出了萎靡不振的態勢,開始在上下10個點的區間內長期盤整。
劉元昊見時機已到,安排陳伯按計劃行事。
這一次他動用了7500萬港幣加一倍槓桿,預計用4-5個月的時間慢慢買入,在7月底之前完成建倉。
如果將1969-1973年的牛市分成上下半場,那上半場最靚的崽非和記洋行莫屬。
劉元昊這點動作跟他一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和記洋行成立於1860年,初時名氣不大。二戰後,祁德尊家族入主和記,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記與怡和,太古,會德豐並稱香江四大洋行,祁德尊家族也位列本港英資四大家族之列。
祁德尊一心想做怡和第二,趁著股市大熱,揮舞鈔票,展開了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收購,把黃埔船塢,均益倉,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許多未上市的小公司收歸旗下,鼎盛時期控股公司高達360家,風頭之盛,一時無兩。
奈何祁德尊有一副鐵齒鋼牙,但沒有一副好腸胃,收購的不少公司運營不良,效益低下,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股市大牛時,祁德尊還可以透過股票投機來彌補財政黑洞。但股災一來,接著又是世界石油危機,再加上香江地產滑坡,一套組合拳下來,戰線過長,包袱太重的和記洋行迴天無力,73-74連續兩年均虧損高達2億港幣,最終不得不求救於滙豐。
75年8月,和記以出讓33.65%的股權為代價,換取滙豐注資1.5億港幣,從此和記易主,祁德尊家族黯然退場,一代梟雄就此落幕,滙豐成為和記的第一大股東。
但滙豐是一家銀行,根據香江的公司法和銀行法,滙豐顯然不可能控制和記太久,這才有後來的一系列大戲,最終李黃瓜上演蛇吞象,成功入主和記。
不過這一世,劉元昊從74年就會開始埋伏進去,不會給滙豐介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