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8(第2/2 頁)
。一直到楚青魚藉著堂屋靠牆的老式藥櫃和他聊起中醫,黃爺爺才找到了熟悉的自信,話匣子開啟,在楚青魚的引導下把家裡的事都說了個精光。
“我家從曾祖父那一代就開始坐堂出診了,後來一家人搬到這邊山腳下,開了藥房,再往後就一直往山上搬”
之所以說得這麼完整,也是因為黃家沒什麼不好對外人說的,畢竟但凡是村裡年紀大一些的村民,誰都能說出個七七八八。
楚青魚在機緣場景裡看見過黃停月帶著丈夫兒子奔走在大山裡,他們不僅採藥,還種藥,研究不同草藥在不同環境下種出來的藥性有何不同。
光筆記就寫了好幾本,傳到黃爺爺這裡,楚青魚估摸著怎麼也該用箱子裝了。
一問之下,果然如此。
黃爺爺還沒見過像楚青魚這麼對中醫感興趣的年輕人,他這些年本就發愁孫子不願意繼承家裡的中醫,一心要去學那什麼電腦,乍然遇到楚青魚這樣話裡話外全是興致的小後輩,自然知無不言。
因此在楚青魚問起他們家在山裡嘗試種植珍稀中草藥的事,黃爺爺也沒隱瞞,不僅拿出了從他祖父那裡就開始記錄的種植觀察筆記,還從藥屜裡翻出採摘處理好的草藥,給楚青魚仔細講解人工批次種植的和根據習性種在野外的草藥之間有什麼區別。
林叔叔他們原本對草藥什麼的不感興趣,不過人過中年麼,最重養生。一聽黃爺爺說這個草藥如何如何好,一個個也忍不住豎起耳朵聽,聽到可以用來日常養生的,就都起了要買的念頭,直接問賣不賣。
原以為這就跟他們在村裡買雞鴨一樣,沒想到黃爺爺卻是苦笑一聲,搖搖頭說:“不用買,我送你們一些吧,不過我得按照你們每個人的體質把把脈再分劑量。”
這一看就是有內情。
楚青魚看向一旁的黃天竹。
黃天竹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說起了其中緣由。
原來黃家雖然幾代人都在當大夫,但其中只有黃爺爺年輕時考過一個相關的證。可惜後來社會發展迅速,各行各業也越發規範,劃分得也越發細緻。
幾年前黃爺爺還會給人看診,給人開藥,結果就遇到個常年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老家過年,等過完年就以想要多帶點常用中草藥去外地為由,找黃家買了許多藥。
第二天黃爺爺就被人舉報無證賣藥,同時舉報的還有他們家在山上私自種植草藥、採摘珍稀野生植物的事。
總之這一下把黃家整慘了,賠光了多年積蓄不說,還把黃爺爺的證件也吊銷了。
所以現在黃家差不多是家徒四壁,爺孫倆只能靠地裡的出息過日子。
說起這個,黃爺爺對孫子也十分內疚:“要不是我父母當年還給我留下一點應急的東西,竹子差點都被我害得輟學了。”
黃天竹憤憤不平:“又不是你的錯。”不過多的他大概也說夠了,只是嘟嘟囔囔:“所以說我才不要學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