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 頁)
變化。但鳳凰老街依然保留著一些古老的行業,如造紙房,鐵匠鋪,絲織店等。隨意走進一家鐵匠鋪,爐紅燒得正旺,工匠正把燒紅的鐵器夾出來,只不過打鐵大多已用電錘,打製的鐵器大多是農村生活用品,例如砍刀、耙子等。
古鎮老街的建築的確很有特色,從外觀上看有徽州民居的影子,白牆青瓦,屋脊中央和兩旁全是磚雕成就的裝飾,放眼正中多為梅花或蓮化,有實心和鏤空兩種,房子的兩邊是獸脊或龍頭,古色古香,大多為明清建築。隨意走進一家院落,你不得不為房子建築之精美;設計之巧妙而傾倒。古人建房時已經考慮到了山裡多雨的氣候,房子多為三重院落,三個院子逐層升高,每個院落正中都是天井凹下去,天井內設暗管排水,屋頂為四面坡下雨時雨水流向天井,當地人稱“四水歸堂”。在老院子裡你只要留心就會發現許多先人留下的遺物,近代文革也在有些老宅上留下絡印,有些人家殘留著文革時期的一些偉人畫像,到現在擺放在堂屋裡當作一種圖騰供奉。
我瀏覽著古鎮的一切,彷彿自己回到了遙遠的過去。我見天色已經較晚了於是便在古鎮上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雖然處於現代文明的時代,但這裡卻仍然儲存了許多古老的行業和稱呼,譬如這裡的旅店卻都叫什麼什麼客棧。那些店鋪也以店家的姓氏取名,稱為某記XX鋪或者XX莊。
鳳凰鎮同時又坐落在沱江之畔。沱江上有一百多米長的風雨樓虹橋,該橋建於明朝朱元璋洪武五年,全木結構,經過六百多年仍十分完好。橋上有遮風雨的樓篷,橋兩側有可開關的雕花木窗,人們可在橋上品茗休息,臨窗遠眺。沱江上還豎有兩排石頭跳礅,每一礅石頭呈約有三十到四十厘米的正方形,露出江面,供人們過江之用。沱江右岸有一座八層高的石質古塔,名“萬名塔”,建於清朝,在晨曦中其塔身倒映在沱江水面上,極富詩情畫意。更特別的是沱江沿岸,眾多木質吊腳樓民房連成長長一片;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我因為是第一次到湘西,以前曾經聽到過很多關於這片土地的傳說。在我的印象中,湘西就是出土匪和令人恐怖的趕屍的的代名詞。
帶著好奇與新鮮的感覺我慢慢地遊覽了整個古鎮,頓時覺得腹中有些飢餓,於是我便在古鎮的一處街邊的小飯館坐了下來。我看了看,這家小飯館的名字原來叫劉氏餐館。
餐館的生意不大好,但是卻很乾淨。餐館老闆見了我就急忙迎了上來,熱情地道:“你一個人啊?來,快坐下!想吃什麼?需要我給你介紹嗎?”老闆大約三十多歲年紀,看上去很精神。他說話極快,但是他說出的每個字我卻都能夠聽得很清楚。
我朝他點了點頭,道:“我第一次到鳳凰來,你說說。這裡有什麼特色的、好吃的東西?”
老闆滿臉微笑著,忙道:“你到我們這裡來吃飯,那就走對了地方了。我們這裡專門做鳳凰鎮的特色菜,有酸湯魚、老臘肉、血粑鴨、桐葉粑、社飯鍋巴、米豆腐……”我聽他報菜名的語速也很快,就好像說相聲似的卻極富節奏。
我朝他笑了笑,道:“這位老闆,我說乾脆這樣,你把你們店的拿手好菜做幾個來。我看你們今天也沒有多少客人,我也就一個人,不如你陪我喝幾杯酒怎麼樣?”
老闆樂呵呵地道:“只要你不嫌棄,我就陪你喝幾杯。”
不一會兒菜就上桌了。老闆笑著把桌上的菜向我一、一介紹起來。
我嚐了一下那些菜,確實很有風味。特別是那米豆腐我卻是第一次吃到。
老闆問我喝什麼酒,我說就你們本地產的酒吧。老闆忙恭維我道:“看來你真是個美食家啊。我們這裡最好喝、最補身體的可是我們湘西的五步蛇泡的酒了。這五步蛇毒性可大了,人要是被它咬了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可活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