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靈感還是來源於諸如李白、郭解這樣的遊俠,並且遊離於歷史之外,另外形成一個世界。但是葉彌爾原創一個世界融入到原本歷史之中,這是兩種不同的手法。簡單的說,我的武俠是抽離,彌爾的武俠是融合。”
說到這裡,徐良秋長嘆一聲,“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其實徐良秋的話有點高抬葉彌爾,《崑崙》雖然銷量很好,很有新意,而且文筆老練,但是要比之徐良秋還差上一些,畢竟有這麼多作品打造的一個完整體系,《天龍八部》確實能勝過許多,但是各大**爆點都還沒有出現,現在斷言還為之尚早。
但是這也要看跟什麼人比了!
“哇,看來徐大俠對彌爾的評價很高嘛!”鄔菁菁繼續說,“那彌爾你是怎麼理解武俠的呢?你可要好好說,是好是壞,我們現場有最權威的專家哦。”
問個問題還不忘捧徐良秋一把,鄔菁菁果然是他的腦殘粉。
“我的武俠有兩重,一重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另一重則是‘仗劍天涯,快意恩仇’。其實武俠中更多的側重於‘俠’這個字,武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武力,而俠則包含了一種文化,為什麼西方國家,甚至東方的其他鄰國,都無法催生出武俠,就是因為他們缺少的是華夏的文化和時間沉澱下來的底蘊。”葉彌爾一直自豪於自己身為華夏人這一點。
“打個比方,你跟一個外國人說什麼行走江湖要講究德、義、理、信、誠,他們根本不會理解,在他們文化裡沒有俠的概念。但是任何一個華夏人都有自己的武俠觀,這就武俠所依託的文化。”
錄製了將近三個小時,終於結束了。其他的就交給後期剪輯的老師就可以了,鄔菁菁本來是想再和徐良秋聊一下的,可是看他們好像想和葉彌爾說些什麼,就藉故離開了。
葉彌爾一行三人來到了電視臺旁邊的茶樓,要了一個包廂。
“蘇老,徐大俠,你們剛才可是把我往火上烤啊!”可不是嗎?一場節目錄制下來,快把葉彌爾誇得跟朵花了似得。徐良秋還好,怎麼說和葉彌爾不太相識,多是誇讚葉彌爾的作品,分寸拿捏得倒還好,不會讓其他作家心生不滿。
可是蘇老就不同了,什麼好詞都往葉彌爾身上搬,就差說她是文曲星下凡了!聽得葉彌爾是‘心驚膽戰’的。
“我們誇得起你,也要你自己擔得起來。”節目一經播出,葉彌爾的名氣勢必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這份名氣,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得住的。
如果名氣太盛,自己心境無法擺正。那麼,這些盛名對葉彌爾來說反倒是一種拖累。蘇老有意考驗葉彌爾一番,徐良秋也是如此。
若是葉彌爾能夠將名利二字不滯於心,那就是皆大歡喜。如果葉彌爾迷失本心,徐良秋頂多心中有一二失望,蘇老恐怕。。。。。。。。。。。。
“兩位先生放心,彌爾定不負兩位所望。”類似的告誡陳謹言和葉母不止一次告訴過她,每次她都是堅定自己心中所執,這一次也不例外。
“不過我還是要好好謝謝兩位先生,這雖說是兩位的考驗,但對於我來說,日後的路會好走上不少。”葉彌爾恭恭敬敬地端茶道謝。
“你這謝我就收下了,不過我更希望你能在寫一篇像《最後一課》的文章,以解我肚裡書蟲之飢。”蘇老嘴上說笑,其實心裡確實希望,葉彌爾能專心走鑽研文學之路,而不是出書謀利之途。
蘇老的話中含義,葉彌爾和徐良秋哪能聽不出來。當年徐良秋走武俠一途,蘇老就是百般失望,現在欣賞的小輩,唉——不過蘇老也知道這是人之常情,自己年輕的時候不也出過幾本書嗎?不過是機緣巧合,才入了鑽研之道。以葉彌爾的才華,鑽研一道許是要埋沒她的。
“蘇老,鑽研也好,出書也罷,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