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2/2 頁)
部長菅晴次中將,要他趕快拿出所謂&ldo;決戰兵器&rdo;,也就是鈾炸彈來。扔到塞班島去,讓那些可恨的美國鬼畜們去見上帝。
菅晴次中將把這件事交給了&ldo;八研&rdo;(兵器行政本部第八研究所)去幹,說是&ldo;不管用什麼方法,趕快找10公斤鈾來&rdo;。
就從這時候開始,所謂&ldo;秘密兵器&rdo;&ldo;決戰兵器&rdo;什麼的單詞時不時就會從參謀本部的人嘴裡出來。好像就等著天晴去郊遊一樣,沒幾天就有了那個&ldo;鈾炸彈&rdo;,往塞班島一扔,像石原所講的一樣:&ldo;戰爭就結束了&rdo;。
所以一個月以後東條被迫下臺,原因很多,但是這個&ldo;決戰兵器&rdo;好像沒有成功的希望,所以扳不回來賭本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可不是沒有希望嘛。首先,原料就沒有。八研動員了本土,滿洲,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全部力量,從1943年夏天開始畫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終於在馬來半島找到了鈾礦,但是當時已經沒有了制海權,就是挖出來了也運不回來,指望不了。
好像是天無絕人之路。1944年11月末,在福島縣石川郡石川町找到了鈾礦,這一下總算解決了原料問題。有人就開始計算了:要10公斤鈾235,就得有500公斤氧化鈾,就得采五十三萬噸礦石。勞動力呢?
陸軍省想了個辦法,讓文部省出面找中小學生去採礦去,採礦開始已經是1945年4月了。離美國人扔原子彈還有4個月。
仁科芳雄教授不是說了分離用&ldo;熱擴散法&rdo;嗎?那邊就準備做兩個同心的金屬大圓筒,在裡面加入氣化的鈾,輕的鈾235會浮在上面這樣分離,當時情況已經很困難了,找不到材料。但是陸軍還真是想這個&ldo;鈾炸彈&rdo;,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來了能做大圓筒的材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