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5 頁)
去北京研究中國傳統建築,走進一個“四合院”,經過一進門的“照壁(又稱“影壁”)轉入“垂花門”,到達內院,我突然有了領悟。
看!在這中國沿用了幾千年的四合院裡,每一扇門、每一個窗,都對著中間的天井。想想,一家幾代,每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敢多表現自己?
你必須收斂,做到長幼有序;你必須收斂,做到敦厚自持。在這院裡,最權威的話是爺爺、爸爸說的;在這村裡,最權威的話是族長說的。
如果你位卑,就算你有理,也很難表現。
你學會了標榜。說這樣是對的,因為爺爺說的。說這規矩不能改,因為是祖宗傳下的。說那個藥方包治百病,因為是家傳秘方。說我的畫法最好,因為是臨摹古代名家的。說我的“字有出處”,因為我是練王羲之的《蘭亭序》。
我相信,這種崇古的風氣,很早就有了。連漢代劉安寫的《淮南子》都說:
邯鄲有位樂師,因為名氣不大,很少人學唱他的曲子。有一天,他譜了個新曲,騙說是古時名家李奇寫的。果然一下子,眾人爭唱,而且認為這是首少有的好曲子。後來知道真相,又再也沒人唱了。(語譯)
古人倒是對這種現象有個說法,是“尊古卑今,貴耳卑目”,也就是寧可重視聽說的,而不重視親眼見到的。當他們這樣說的時候,是不是已經感覺,這種“言必稱堯舜,事必稱古人”的態度,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創新呢?
當八國聯軍來的時候
更大的問題是口耳相傳,最能渲染擴大,於是以訛傳訛,把許多真實的事,加油添醋地說得玄而又玄。人們也就寧信那玄而又玄的東西,如同我年輕時,在武俠的浪漫與奇遇中,滿足自己的空虛與幻想。
只是這樣做會不會造成不務實?會不會有時在騙自己?當自稱不怕洋槍洋炮的義和團,引來八國聯軍,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之後,我們有沒有記取歷史的教訓,好好檢討我們文化中“虛誇”的部分,再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東西?
古人很偉大,我們寫的字,都是他們創造的。但是我們也要很偉大,我們要用祖先傳下的字,寫出一本“我們自己的秘笈”!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談朋友(1)
小時候,我們有媽媽推動搖籃的手,
有爸爸牽引扶持的手。
然後,
我們離開了父母,父母也離開了我們。
我們再能靠的,
是伴侶和朋友的手。
第三類接觸
在美國大學教“東亞美術概論”的時候,我都會順便介紹一些中國文字,像是地平線上出現太陽是“旦”,太陽落在草裡是“暮”,人被一個框框關起來是“囚”。
教了幾十個字,你知道洋學生最記得的是什麼字嗎?
不是最簡單的“日”“月”或“上”“下”。他們居然最記得朋友的“友”。因為“友”的古時寫法是“”,我只要寫在黑板上,對學生說:
“看!兩隻朝同樣方向的手,一隻是我們的,一隻是來幫助我們的。那個人,是我們的朋‘友’。”
學生就一直點頭、一直笑,好像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了。
第三類接觸
用“手”來表現朋友是多麼神妙啊!
小時候,我們有媽媽推動搖籃的手,有爸爸牽引扶持的手。然後,我們離開了父母,父母也離開了我們。我們再能靠的,是伴侶和朋友的手。
他們原本可能是跟我們毫不相干的人,他們原本可能與我們是異國人或異鄉人。但是,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伸出了手。
多麼陌生又親切的手啊!那是朋友的手!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到朋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