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4 頁)
她。”
“如著實想來,那你抽時間來吧,我經常在生產隊裡。要麼這麼辦吧,下個月,七號,我孩子他娘鄭彥秋四十五歲,這麼多年,沒給她過個生日,剛好兒子參軍也要走,屆時,讓大家聚聚,也熱鬧些。”
“運紅,你也四十五六了吧?那時我才十六七,你才幾歲啊,咱們同一個被窩,雖然被子黑,稻草墊的鋪,可是很快樂啊,一去不復返了。”
“是啊。”
“好好,好,我一定來。”
“首先宣告,我請你,不是要請你禮錢啊,別來這一套,人來就是。”
“知道,你現在是大公司老總,肯定不稀罕的。只是,我一點都不帶,有背傳統,你總得讓傳統的東西在我們身上繼承下去吧。瞧,你來看我,也帶了禮的。”
“你既然這麼說,那願意隨點禮,比如三五十萬什麼的,幫助白雁村,我肯定也願意替村裡收下,其它就不必。”陸運紅笑著說。
“哈哈,套路啊,運紅?......你我兄弟倆,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屆時表示點吧。”
次日,陸運紅和王洪亮返回,知青開著車要為他們帶路,送他們出了省城,雖然並沒這個必要,二人也被他的熱情打動了。在上高速路口,他目送二人的車離開後,才開車回去。
兩人成功辦完事,回到村裡,陸運紅剛到家,才聽說程永華昨天晚上去世了,曾經和陸選南共事過的生產隊領導,如今就只剩下秦正高。陸運紅趕過去幫忙,程林他們正在籌備做法事,他給幫忙的人登山袱子和引薦袱子的模子來,讓大家照著寫。一切程式又如同去年父親和母親去世的情形。法事尚未開始,韓興貴也來幫忙,陸運紅一邊按程林寫的樣子幫寫喪帖,一邊向韓興貴請教法事的具體含意。他問韓興貴:“做法事所唱唸的內容,你們自己相信嗎?”
韓興貴聽著他的提問,淡淡的笑著說:“這怎麼說呢,不同的信仰,對生命的解釋不同,最終形成了對生命的處理方式不同。大部分人的意志遊離不專,跳躍於唯心、唯物之間,吃不準自己究竟是信奉哪一套,無災無難時信無神,災難來臨時信菩薩,就是認識上沒有徹底歸口管理吧,所以,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疑惑。但是誰都知道,不管人類進步到什麼時候,對死亡的恐懼是生與俱來的,不少宗教,都在著力於化解對死亡的恐懼,現在不是有人在試圖在宇宙學、佛教、現代醫學之間搭建起一種的思維,來證明人死亡之後,靈魂並沒有消失,還可以在地球之外的其它空間,以其它的方式存在,說不定到時候,對生命的解讀就會進一層,又有新的生命議題產生。”
陸運紅髮現自己說話造次了,韓興貴又說:“咱們做道場,其實是合儒、佛、道於一體的一種民間藝術而已,宗旨不過三點,一是追憶亡者之恩,傳承孝道,二是勸人向善,積德累行,三是敬天順命,接受生與死的生命自然規律,只是形式上,表現出的是很多的迷信色彩,戲文色彩,是不是?這是長期在民間傳播中演化出來的,到有些地方變了味吧。”
陸運紅聽著,再一次感到自己太不瞭解韓興貴和程林他們,他們經常接觸生死,就在研究生死,在跳出迷信看迷信。陸運紅說道:“你是不是可以琢磨一下,對它進行一定改革,以便更好的存在?”
“這個事情.....沒想過。”
這次趕回來參加程永華的喪事的原來在養豬場收豬草的八嬸,今年已經七十八歲,拄著柺杖,身體也不太好。丈夫前幾年去世後,她一直隨著兒子和兒媳在城裡生活,時間一久就完全習慣了,很少回來。因為老了,她有些失憶,行動不便,又不講衛生,兒媳越來越看不慣,好幾次說要把她送回鄉下,讓她自己過日子,她很害怕。這次回來後,程永華剛一埋上,她就著急地抓著兒子的手不放,催他快走,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