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他做的到底如何(第1/3 頁)
秋。
貞觀八年,齊州,歷城,刺史府內
李恪一身單薄綢衣,懶懶的躺在竹椅上,正在享受秋日的晚風。
“報!殿下,王府的商隊回來了,共計帶回六千斤茶葉,南下的商路徹底打通了!”
“還有,西域香皂在全州大部分商店開始售賣,就這幾日的銷量就非常可觀了,不少掌櫃都請示增產,就怕斷貨。”
管事拿著賬本一頁頁的報著樹木,李恪美滋滋品了一口茶。
“把茶葉儲存安排好,別受潮。香皂的事情不急,這物以稀為貴,人人都能買得到,怎麼賣高價賺大錢?”
經他一說,管事陳濤連忙點頭稱是,極盡諂媚。
李恪不由得有些感慨。
一晃眼,他已經穿越到大唐半年多了!
此時的身份,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皇子蜀王李恪!
要知道這李恪身份尊貴,身兼兩朝皇族,和北魏獨孤氏血統,更是被後世偉人欽點過的英雄。
此時的李承乾,還是東宮太子,沒有起兵造反。
而越王李泰,更是苟在長安不挪窩,正在大張旗鼓的編寫《括地誌》,期望以此獲得天下和李博的青睞,獲得競爭黃偉資格。
至於李治……應該是剛斷奶,開始學走路了。
雖然他李恪的生母並非是長孫皇后,但李世民對這個兒子還算是疼愛,給的封地也很不錯,是富庶的齊州。
他李恪,也是唯一乖乖到封地就藩的藩王。
穿越前,他好歹是高智商高學歷的化工博士,依靠著知識積累和現代人的眼光,開闢南下商路,王府富得流油。
只是,李恪嘆了口氣。
按照歷史程序,今年長孫皇后就會得重病而死。
他的便宜老爹李世民,是個寵兒狂魔,更不會平衡幾個兒子之間的勢力,過不了多久,李泰就會生出謀反的心思。
至於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湧動,大臣拉幫結派,為各自的主子爭奪黃泉。
如今的長安城,是風暴前的寂靜。
可就在這幾天,李世民下了好幾道詔書,要他返回長安。
李恪找了好幾種藉口,都抵不住老爹思念兒子的新。
天可憐見啊,他只想做個富貴王爺。
皇帝誰愛做誰做,反正他不想。
可如果要是回了長安,別的不說,單單是他身上的前朝皇族血脈,就會成為有心人的利用工具。
歷史上的李恪,就是因為被長孫無忌算計,才死於非命!
他李恪根本不想當皇帝,所以壓根不想回去!
李恪就是想不通,當皇帝有什麼好的?
不努力工作被罵昏君,努力工作還要被大臣抨擊。哪趕得上做個閒散富貴王爺。
少操心,多賺錢。
當然,這半年來他除了賺錢,也著手準備了一些必要的人。保證他小命的安全,不然那些銀子都沒命花了。
為實現自己的小目標,李恪可算是嘔心瀝血。
沉思片刻,他問道:“長安那邊,還沒訊息?”
一旁的總管陳濤立刻道:“小人每天盯著呢,朝堂上一切正常,皇后的病也好了許多。”
對此,李恪倒是鬆了口氣。
長孫皇后是難得的好皇后,明事理還大度。
只要她活著,就是皇室的定海神針,李世民不敢謀反,李承乾和李泰也不會被逼上絕路。
李恪盤算著,只要有長孫皇后在,他就能繼續留在齊州,所以長孫皇后無論如何,都不能死。
為此,李恪花費重金,從各處選取藥物,還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調配出緩解氣疾的藥丸,差人送去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