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炸綠豆圓子(第3/3 頁)
嚐嚐。
一夜過去。
半晌午,西邊的天空半月掛在上面,遙相對著太陽。
柴火廚房裡,李夏至和大姑兩人圍在長桌邊,雙手團著盆裡的餡兒給拌開鹹淡,李奶則給大鐵鍋裡倒上了油,燒著了底火,準備炸圓子了。
說是綠豆圓子,不過是本地的一種叫法兒,其實就是各種豆子在機器那兒機成粉,可不止綠豆一種豆子,綠豆啊豇豆啊黃豆等等都可以有,外面賣的有的加些白麵混著,其實就是雜糧豆子粉做的一種食物。
今天家裡只准備炸兩種圓子,一種是豆麵加豆芽蔥花兒的,一種是多加了小米蝦小魚兒的,這兩種是很常見的炸圓子,在超市集市上都可以看到。
看著李奶在油鍋裡下了圓子炸,李夏至動了動鼻頭,這豆香油香味兒出來了。
多年前他們這幫人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喜歡圍在大鍋旁,看著漸漸滾上來的金燦燦的圓子,心饞著,就等著剛出鍋的脆香小綠豆圓子,那咯滋咔蹦的齒舌間的口感啊。
饞人!
這邊兒李夏至調整了碳爐的火候,底下的流通口不能大了,不然等會就麻煩了。
把洗乾淨的鐵板放置在爐上,她端過來半盆豆粉面漿,大姑手虛放在鐵板上,覺得溫度可以了,就把沾了油的刷子刷在鐵板上,之後舀了一瓢麵漿快速的甩在鐵板上。
那是一種特製的工具,用來做豆餅的,沒有一定的熟練度還用不好的,上面有十幾個小漏斗狀的工具,手腕那麼一甩,落在熱鐵板上,就是十幾片豆餅了。
因為刷了油,並不會粘在鐵板上,幾秒成形後就鏟到一邊的空盆簸箕裡。
這是大姑拿手的手藝活兒,聽說她還沒結婚前,就在家裡練成了,做的很好,正好今天豆麵也多,就勻了半盆的漿出來做,李夏至也想一旁學學,以前見過大姑攤雜糧大餅,那手法也是一絕。
手工豆腐,豆餅,簸箕……這些老手藝出來的東西,在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少了。
物價一年比一年貴,純豆麵兒的確實難找,要想吃純豆餅好豆芽都要跑隔壁鎮買,開車坐車也不算遠,可畢竟沒有以前湊近方便了,這是李奶唸叨過很多次的。
很辛苦,沒多少變通宣傳,也賺不到什麼錢,這就是老手藝的現狀。
一舀,一甩,青白淡黃的豆餅熟了。
“小夏,你來試試。”,大姑鼓勵李夏至說,把工具塞她手裡,教著她。
李夏至也不怵的上手甩了幾下,就是甩出來的豆餅奇形怪狀的,不過沒甩出鐵板外也是不錯了,掌握了基本功,她就被大姑推去吃綠豆圓子了。
“咯嘣咯擦――”
這波兒是大舅炸米蝦小魚的,小圓子嚼起來比豆芽的還要脆香,蝦皮酥脆極了,她覺得手嘴停不下來了啊。
“真香啊~”
坐在小凳上控制火勢的李奶,看她饞吃的樣兒,臉上笑開了花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