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第八節 蘇伊士運河戰爭的軍事意義
一、戰爭目的
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的蘇伊士戰爭,是在美、蘇兩個大國都不希望中東燃起戰火的時期發生的。當時,蘇聯正陷身於匈牙利動亂之中,美國正忙於選舉總統。就在美、蘇兩個大國對中東的遏制力有所放鬆的時期,戰爭爆發了。然而戰端一開,美、蘇兩國卻不謀而合地一致採取強硬態度,要求立即停戰。
英、法兩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作戰,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遭到了失敗。不僅佔領蘇伊士運河的軍事目的未能達到,而且艾登首相還被迫辭了職。從軍事上看,艾登首相的失敗在於他以政治理由將原定11月1日實施的登陸作戰推遲了。據說假如按予定計劃於11月1日發起登陸作戰,那末,
2日就能佔領伊斯梅利亞, 3日就能佔領蘇伊士市。英、法兩國由於在蘇伊士戰爭中的失敗,它們在中東地區的主動權完全落入美、蘇兩國之手。
對以色列來說,蘇伊士戰爭是同兩個對手打的戰爭。一個是埃及,另一個是企圖佔領蘇伊士運河地區的英、法。以色列國防軍的戰爭目的在於解除對蒂朗海峽的封鎖和擊退西奈半島的埃軍。不擊退西奈半島的埃軍,就不能牢牢控制亞喀巴灣。但是,導致埃軍敗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以色列軍向西奈半島的推進,而是英、法軍隊在蘇伊士的參
戰。以色列在美國和聯合國的壓力下雖然於57年3月16日撤離了西奈半島,但卻達到了戰爭目的:亞喀巴的航行不再受阻;由於聯合國部隊駐紮在沙姆沙伊赫和西奈半島的停戰地區,埃及的襲擊部隊不能再潛入以色列境內;以色列國防軍獲得了名揚世界的機會。
埃及雖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但它實現運河國有化和使以軍撤離西奈半島的政治目的達到了。然而埃及這一政治上的勝利應歸功於美、蘇兩國和國際輿論。蘇伊士運河戰爭有美、蘇這兩個能決定戰爭目的是否達到的強大的局外國,這對埃及來說是件幸事。
二、各方損失和以色列國防軍的經驗教訓
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各方軍事上的損失如下:90頁表
以色列國防軍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獲得了很多經驗教訓。其一是動員體制和動員時機的問題。下達動員令的時間是開戰兩天前的10月
27日,動員尚未結束戰爭就打起來了。動員體制的問題主要是一些技術性問題:
1,
實際動員的車輛比預定的13,013輛少得多。由於司機和他所駕駛的車輛不是同時徵集的,因此人員報到時車輛還未到達軍隊的補給點。
2, 動員表未經過更新,實際兵員和可動員車輛與表上的數字有
出入。
3, 缺少維修車輛的工具。
4, 通訊器材不足,作戰期間通訊聯絡經常中斷。
空地協同上也存在問題。由於通訊聯絡中斷,曾發生過空軍轟炸友軍部隊的事件。202空降旅在米特拉激戰時由於未能和空中的飛機取得聯絡,而未能得到支援。
關於補給問題,由於對所需補給量估計過低,而未能滿足實際作戰的需要。
作戰上的問題如下:
1,
達揚總參謀長對裝甲部隊的作用缺乏認識。第7裝甲旅有最好的坦克和最高水平的坦克手,但在戰爭初期卻未被賦予戰鬥任務,只是作為後方防禦部隊和前線預備隊擔任約旦方向的牽製作戰任務。北路支隊長哈依姆&iddot;拉斯科夫準將雖然認為裝甲部隊&ldo;是地面戰鬥的決戰武器,應集中運用&rdo;,但仍未能擺脫重視步兵的思想。達揚認為坦克是步兵的支援武器,不應以營為單位集中運用,而應作為預備隊使用,必要時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