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2/2 頁)
速決戰,不使大國在軍事上介入。
以色列在經濟上是個小國,在軍事上處於中等國家的地位。所以,在決定開戰時,它力求打一場速決戰,在大國介入之前造成既成事實,這是以色列唯一可選擇的戰略。可以認為,以色列之所以實施先發制人的進攻,強調戰爭的速度,要求指揮官到第一線去,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儘快造成既成事實。這就導致六天戰爭時,又重演了蘇伊士運河戰爭時曾經出現過的教訓‐‐過早地、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就倉促地進入戰爭。
(三)爭取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支援
以阿拉伯國家而不是以大國為敵,這是以色列領導人一貫的思想。在蘇伊士運河戰爭時,由於美蘇兩個大國的掣肘,以色列體驗了
從西奈半島撤退的痛苦。這次六天戰爭以色列得到美國默許後,才作出了開戰的決定。由此可見,有無超級大國的支援,將左右戰爭造成的既成事實的價值。
決策者們在開戰前夕最擔憂的,是在這場戰爭中能否取勝算的問題。此外,出師有名,速決戰成功的可能性,超級大國的支援,這些都是開戰的重要因素。特別是中東戰爭在本質上具有持久戰的性質,並不是僅僅打贏一次戰爭就能一勞永逸的。以色列的決策者們,一面要考慮將來可能遇到的新的戰爭危機,一面要對付眼前的戰爭威脅。在這樣的艱難局面下,他們作出了開戰決定。六天戰爭開戰決定的最大特徵是以色列一再等待後才作出的。這是在危機嚴重的情況下,當美國的掣肘不再存在時,重點考慮了利弊得失之後,作出的合理的判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