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1/2 頁)
&ldo;我方施以突然襲擊,而且使對手無法避免突然襲擊&rdo;,這是阿拉伯國家反遏制戰略的核心。
第二節 埃及軍隊擬定作戰計劃的過程
1972年11月,埃軍總參謀部根據政府的戰爭決心著手擬定作戰計劃。擬定作戰計劃的指導方針定為以下三點:
第一,對以色列所信奉的安全理論進行分析,準確地掌握其強點和弱點,
第二,蒐集準確無誤的情報,實事求是地分析其作戰能力,既不誇大,也不縮小,
第三,掌握以軍作戰指揮的特點,尤其要掌握其考慮有關行動方針和對抗行動的一般性傾向及心理上的特徵。
一、以色列的安全政策
埃軍總參謀部在擬定作戰計劃時,重視避開以軍的強點和利用其弱點。為此,他們首先對以色列的安全政策進行分析研究。他們認為這個政策由以下五點構成;
1. 保衛邊界安全
依靠天然屏障和人工障礙,建立鞏固的防線,以保衛地域縱深的安全。必要時,越過邊界實施進攻作戰,以確保邊界。
絕不放棄沙姆沙伊赫。亞喀巴灣的沙姆沙伊赫是保障以色列船舶航行安全的必不可少的要衝。
2. 保持戰爭遏制能力
為保持遏制阿拉伯國家發動戰爭的能力,要建立一支質量優於對方的空軍力量,並確保邊界的安全。
3. 避免同時在兩個方向上作戰
以軍是內線作戰,企圖透過將兵力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實施各個擊破。 。
4. 打速決戰,儘快結束戰爭
為破壞阿拉伯國家的軍事行動準備,有可能依靠優勢的空軍實施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或發動預防性戰爭。
5. 謀求超級大國的不斷的全面支援
以色列採取的策略是,在美國的支援下促進阿拉伯世界的分化,自己千方百計地取得超級大國的支援。
二、以軍的西奈戰線防禦方案
埃軍根據各種情報判明的以軍西奈戰線防禦方案如下,
1. 最大限度地利用蘇伊土運河
即使不能在運河東岸地區構築堅固的防禦陣地,也要依靠水障阻止或遲滯埃軍的進攻,或乘埃軍半渡之機予以分割消滅。
2. 裝甲部隊從西奈半島縱深地區迅速機動
固守運河東岸的支撐點,以阻止埃軍渡過運河後在東岸建立立足點。此時,裝甲部隊迅速從半島縱深地區向運河機動。
3. 建立陸空協同作戰體系,對埃軍的渡河部隊進行反擊
在埃軍渡河後30分鐘內,以軍透過區域性反擊擊退埃軍,奪回支撐點。為能在開戰的第一天實施這種反擊而制定了計劃。
4. 在運河東岸縱深地域構築防禦陣地
為阻止、遲滯埃軍渡河部隊繼續向東岸縱深地區發展進攻,以軍構築了數道防禦陣地。
5, 整修運河東岸地區的道路
整修部隊的機動道路,以便能從各個方向迅速集中兵力,實施大規模的反擊作戰。
6. 從軍事和經濟的必要性上出發,建立沙姆沙伊赫防禦體系為保衛沙姆沙伊赫要地,建立陸海空協同作戰的態勢。
194頁地圖:以軍西奈戰線的防禦方案(據埃軍分析)
三、擬定作戰計劃時對以軍兵力的估計
埃軍總參謀部為擬定&ldo;巴德爾&rdo;[ 1
&ldo;巴德爾&rdo;系地名,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城西南20英里處。伊斯蘭教創立人穆罕默德曾於公元624年的齋月裡,在巴德爾發動了一次奇襲,征服了不信伊斯蘭教的麥加人。文中之&ldo;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