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2/2 頁)
龍師的南側,攻殲埃軍部署在第二線(朱拜勒、利布尼)的部隊。
第三階段作戰:集中塔爾、沙龍、約菲各師的兵力於納赫勒、米特拉山隘、吉夫加法三角地區,攻殲埃軍。
第四階段作戰,向蘇伊士運河前進,並佔領沙姆沙伊赫。
對於南部軍區司令部作戰計劃中的第四階段作戰(向蘇伊士運河前進),國防部長達揚在開戰前曾表示反對。其理由是,以軍在西奈半島的前進不能超出米特拉‐‐吉迪一線,如果再向遠處前進,戰後就有極大可能被拖入到消耗戰爭中去。
各師下轄3個旅,兵員1.5萬人。塔爾師下轄2個裝甲旅、 1個傘兵旅、
1個偵察隊,坦克250輛。約菲師主力是2個裝甲旅,每個旅各裝備100輛&ldo;百人隊長&rdo;式坦克。沙龍師的骨幹是1個裝甲旅(裝備
150輛&ldo;謝爾曼&rdo;、&ldo;百人隊長&rdo;式坦克)、1個步兵旅、 1個傘兵旅。
南部軍區加維什準將所指揮的部隊總兵員7萬,坦克750‐800輛。這些於5月中旬動員的部隊採取了欺騙行動‐‐這是縝密的作戰計劃的一環。
3個師隱蔽地集結在內格夫沙漠的西北,一部兵力進行機動,似乎是要突破西奈半島的中部,就像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時那樣。
第三節 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開戰經過
決定開戰,這是國家的重大決策,它意味著國家從平時轉入戰時。古往今來,國家轉入戰爭的過程因時代、國家、以及戰爭性質的不同而不同,但事實上在決定開戰之前也存在另外多種解決事態的方法。當今的危機處理,說起來也就是處理那些使當事國面臨危機時不致走上戰爭道路的方法‐‐避免或遏制開戰決定,誘導選擇其他方法。
六天戰爭中的開戰決心介於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的過早的開戰決心和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過遲的開戰決心之間。在六天戰爭前的危機事態中,以色列的決策者經歷了何種過程走上戰爭的道路,而沒有作出其他抉擇呢?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