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下面,談談敘軍的作戰計劃。敘軍直接作戰目的是,從戈蘭高地打退以軍,控制以軍可能選擇的反攻道路,並造成威脅以色列北加利利地區的態勢。為應付不利情況,敘軍構築了決戰陣地,以便部隊撤至庫奈特臘東北12公里處的開戰前的防禦陣地,並在它的東北15-16公里的薩薩以北還準備了縱深約10公里的三道防禦陣地。航空兵運用的基本設想是在開戰前負責掩護地面部隊的空域,戰鬥打響後,這個任務由防空飛彈部隊負責,航空兵則在地面部隊的側翼作戰。
阿方按照上述作戰設想進行了具體的準備。我們從阿軍運用六天戰爭的經驗教訓方面來看,可以說阿軍採取的戰略是:用防空飛彈,反坦克飛彈的量的優勢,對付以軍的傳統的軍事力量‐‐空軍和裝甲部隊‐的質的優勢,用使以色列動員兵力來不及發揮作用的突然襲擊手段,對付以色列的動員能力。
阿軍為使開戰時的突然襲擊成功,在政治、軍事兩方面採取了各種策略與措施。但是,使阿方的突然襲擊獲得成功的,難道只是阿方蔭蔽進攻企圖的措施和採取的欺騙行動嗎?另外,敘軍在戈蘭高地突擊深度淺而損失較大的原因又在哪裡呢?
第六章十月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
[松鼠妖註:建議閱讀本站書籍《贖罪日戰爭》]
1973年10月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戰後以色列曾稱之為&ldo;通向和平的戰爭&rdo;。1979年3月26日,埃及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至此,這兩個國家的戰爭狀態宣告結束。但是,以色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全面和平還遙遙無期。
第一節 70年代中東的戰略結構
一,中東的戰略結構與特點
1956年10月爆發的蘇伊士運河戰爭,從國際政治的角度看,意味著中東的支配權已從過去的英、法手中轉到美、蘇手中。1967年6月爆發的六天戰爭,使蘇聯1955年以來推行的中東擴張政策遭到暫時挫折,為此蘇聯不得不重新調整它在這個地區的政策。1968年,美國鑑於蘇聯在中東處於有利的態勢,著手重新研究中東政策。1968年9月起,埃及對以色列發動了消耗戰爭。到1970年,這場消耗戰爭甚至發展到在蘇伊士運河方向上呈現出美、蘇對抗的跡象。同年8月,埃、以雙方接受了羅傑斯和平提案,達成了停火90天的協議。
70年代的中東戰略結構,從1956年以後的美國對以色列和蘇聯對阿拉伯國家這種簡單的結構,逐漸演變為不斷變動、錯綜複雜的結構。資源民族主義與石油資源危機論相結合,導致一種新的形勢出現:不得不給阿拉伯產油國以不同於過去阿拉伯國家的地位。以收復失地、恢復巴勒斯坦人的民族權利為中心的中東問題,與石油危機交織在一起,這就是70年代戰略結構的特點。
在中東地區的這種戰略結構中,有三種明確的局面可以作為對爆發戰爭的制約力或者推動力而起作用。
第一種局面是美國對以色列和蘇聯對阿拉伯國家的局面。這裡的阿拉伯國家指的是以色列的第一線毗鄰國家‐‐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和蘇聯制約或者推動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發動戰爭的力量,是以美蘇間的核遏制力為基礎的,它們本質上雖然是獨立的,但實際上是在相互對抗著。這就是說,美、蘇兩國根據自己在中東的基本政策和當時的國際形勢,在發揮著作為中東戰爭爆發的制約力或者推動力的作用。這裡所說的制約力是指對制止戰爭爆發起作用的第三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各種活動。
譬如,美國前國防部長施萊辛格就曾明確表示,美國的中東政策並不是要以色列強大到能夠威脅、壓迫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