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2 頁)
景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期間,以軍曾有過從西奈半島撤退的痛苦教訓;還有另外的原因是國內出現了絕不從佔領地區撤出‐‐寸土地的強烈輿論。對巴列夫的方案,由於它採取靜止的防禦態勢,軍隊很不習慣,而且造價又高,所以國內有許多人提出了批評意見。
實際上,西奈半島防禦的基本設想是以第二方案為基礎,採取空地協同的機動防禦方式。就是說,巴列夫防線主要在於宣揚國威,在作戰上它只能起到前進觀察所及絆索的作用,而粉碎敵之大規模進攻則要由運河以東吉夫加法周圍的裝甲部隊實施反擊來完成。因此,實際上採用的運河防禦設想,具有上述兩種方案的折衷方案的特點,既能滿足不丟掉‐‐寸土地的社會輿論的要求,又能實施傳統的機動作戰。而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可使防線得以用最小的兵力來維持。六天戰爭以後,由於佔領地區防禦的負擔很大,以色列已決定延長服役期限。&ldo;用最小的兵力取得最大的防禦效果&rdo;已不再是什麼空想,它作為一個關係到國家存亡的現實問題,擺在以色列人民面前。
168頁圖:巴列夫防線的支撐點(1971年)
巴列夫防線的設想雖已確定下來,但是到實際施工階段,如何在埃軍炮擊的情況下,在160公里的正面上構築堅固支撐點,就成了問題。以色列任命阿弗拉罕&iddot;阿丹準將為築城指揮官,並動員包括工程學專家在內的2,000名地方人員,晝夜不停地用3個月時間完成了施工任務。但當時這條防線不象十月戰爭爆發前夕那樣完備,40個支撐點是1970年進行加固,1971年春最後完成的。這條防線由沙特(蘇伊士城對面)經坎塔臘至魯馬納,綿亙約160公里,由40個深入地下的堅固支撐點及後方縱深的20個輔助支撐點組成,它們可以相互支援。支撐點不是等間隔地配置,而是為控制通向渡河地段的四條主要通道,有重點地配置的。各支撐點之間既可以實施相互間的火力支援,又可以派出部隊給予支援。在支撐點裡,儲備有彈藥、食物、水,通訊器材等,配備有小型推土機,由駐守部隊自己對道路和支撐點進行維護。另外支撐點內經常駐有1名前進航空引導員,以色列空軍在接到請求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