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方面,並不差勁。關鍵是,你的剪輯方式太單調了,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剪輯手法,節奏太快了。”
“節奏太快?”
“你看這個鏡頭和這個鏡頭,你感覺到中間不流暢了吧?”
“是啊,這跟我的剪輯有關係嗎?”
“怎麼沒關係,我來指導你,你再重新剪輯一邊試試。把這個鏡頭,多預留一秒鐘,再把這個鏡頭,刪去兩秒鐘,中間你補充這個鏡頭,去頭去尾保留中間的這三秒鐘。你現在再看看效果。”
等這個剪輯片段放出來,萬小虎頓時對王有全產生了高山仰止的敬佩。薑還是老的辣,王有全的一番剪輯,立馬利用廢棄的鏡頭補充,將剛才的停滯感給消除,使得這個片段,看起來圓融無阻塞。
流暢感十足。
“王教授,您是怎麼做到的?”萬小虎真心的求教起來。
王有全特別有高人風範的笑說:“好的導演並不見得就是好的剪輯師,這句話不是沒有來由的。也不是說導演捨不得下剪刀才剪不好,而是很多導演分不清導演和觀眾的視角,往往以導演的視角來代替觀眾的視角……”
0024 【北電再見】
很多導演,尤其是商業導演,並不親自去剪輯電影。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導演捨不得自己拍出來的東西,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才無法剪輯出一部好看的一百多分鐘的電影,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導演無法做到,代入觀眾的視角。
導演在拍攝電影之前,就已經有一個分鏡頭指令碼,將電影的完全內容概述出來。也就是說,他從頭到尾,都是知道這部電影,怎麼拍,為什麼這麼拍。就像是開了上帝視角一樣,沒有死角。
觀眾不一樣,觀眾只能看到電影拍出來的內容,跟著鏡頭走,而不是跟著指令碼走。觀眾始終無法做到,與導演一樣,擁有上帝視角。
自然,也就無法理解,用上帝視角剪輯出來的電影。
專業剪輯師,從來都是以觀眾的角度來剪輯一部電影,選擇最符合觀眾口味的內容來組合劇情。在成熟的電影流水線,尤其是商業模式運作的電影,導演只有一個工作,就是把內容拍攝的完美。
編劇出劇本,剪輯來剪輯,一切以市場化為目的。
當然這並不表示,導演就不受重視了。導演始終是一部電影的靈魂,真正的經典作品,必須以導演為中心,一切圍著導演來打轉。
導演主導一切,才能被叫做是大導演。拍《泰坦尼克號》的詹姆斯·卡梅隆,拍《辛德勒的名單》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才是真正的大導演,主宰電影的一切!
現在的萬小虎,很顯然,距離大導演還有十萬八千里距離。
他甚至連做好剪輯師工作,都還達不到。
不過,這不妨礙,他向著理想出發。
不會剪輯怎麼辦?
學啊!
“王教授,我能邀請您擔任《獨自等待》的剪輯師嗎?”
“好嗎,你這個學生,懂得打蛇隨棍上。不過不好意思的是,我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也不想費那個心思去剪輯一部電影了。如果你願意的話,經常忘剪輯室跑跑,或者去我家裡,我可以把我工作三十多年的剪輯經驗,說給你聽嘛。”王有全笑呵呵的說。
“那我就稱呼您王老師了?”
“隨你,我不講究什麼名分啊拜師啊的老古董規矩。”
剪輯是電影的第三度創作,學問深了去,萬小虎很慶幸,有位多年經驗的老剪輯師,願意給他傳授經驗。
萬小虎渴望成為大導演,如果大導演連剪輯師都不會做,還談什麼大導演。真正的大導演,是從劇本、拍攝和剪輯三個維度,統籌一部電影的人物。劇本和拍攝,對萬小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