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其實關外這邊一垧地若是伺候好了,產量能達到七八千斤小麥或高粱。
而且劃地時, 朝廷給每戶人家都多劃了一畝多地,若是靠近山坡地或是窪地,甚至能多開出兩三畝的荒地。
雖然朝廷說是按照十稅一的比例徵收糧稅,但實際上稅收比例要比這個低不少。
而且朝廷還規定,開荒前三年的稅只收一半。這可是相當體恤百姓了。
這幫在老家窮得叮噹響,還要被當地地主和鄉紳欺負的可憐人,終於在關外活得像個人了。
黃家正處於開荒的第二年,去年已經交了糧稅,所以今年他只需交三百斤的高粱就行了。
搬家的那年不算,所以趙晟家正處於開荒的第一年,他也只需交三百斤的高粱。
黃豆腐和趙晟交了糧稅後,糧食還有很多富餘,兩人把糧食賣掉後,又不約而同地把欠朝廷的房錢和地錢還了一部分。
每戶新搬到關外的人家,都能分到了一間房子和一垧地。房子和地自然不是白送的,是要給朝廷錢的。
朝廷也知道這些百姓窮,收入來源有限。所以房錢只要了二十貫錢,田地錢只要了三十貫錢,總共五十貫錢。
分到房子和地的百姓,只要在二十年內還清這五十貫錢就行,這二十年間是不要利息的。
趙晟家今年是高粱和小麥各種了一半,兩樣莊稼的產量都差不多,平均下來,平地是一畝產六百三十多斤,山坡地是一畝產四百八十多斤。
趙晟家的後園子加上開荒時多出來的田地,約莫有三大畝多一些,所以他今年收了將近八千斤的糧食。
朝廷今年依舊是按照一文五一斤的價格收小麥和高粱。
趙晟賣了六千斤糧食,得了九貫錢。還了朝廷五貫錢,剩下的錢則留著家裡自用。
交稅賣糧剩下的糧食,足夠黃豆芽和趙晟吃兩三年了,所以兩人不用愁吃了。
趙晟成親前,雖然攢下了不少錢,但是家裡需要置辦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再加上又買了一頭牛,一下子花掉了小兩口大半的積蓄。
再厚的家底也經不住這麼花啊,成家過日子用錢的地方多了,兩人現在還沒孩子,等有了孩子,花銷得更大。
所以趙晟和黃豆芽打算開源節流,為以後的日子多攢些錢。
農民賣糧有了錢,黃豆腐家的買賣也跟著紅火起來了。
賣糧後的第一個大集,黃豆腐特意多帶了好幾斤的麵團,但還沒等散集呢,這些吃食就賣光了。
黃豆芽做的糖葫蘆尤其受歡迎,到了集上,就迅速賣光了。
苦了孩子這麼多年,手裡好不容易有點餘錢,再摳的爹孃也捨得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
黃念文這個小機靈鬼,見糖葫蘆這麼好賣,回家就讓小姑做了二十多串糖葫蘆,他又在鋪子裡買了幾斤飴糖。
每天出門賣豆腐時,黃念文就吆喝著賣糖葫蘆和飴糖,飴糖是按塊賣的,手裡只要有一文錢就能買兩塊飴糖,這對小孩子的誘惑可是相當大了。
沒錢買糖,還能拿糧食換。今年大豐收,家家戶戶都留了不少糧食,一些嘴饞的孩子,徵得爹孃同意後,也能換幾塊糖甜甜嘴。
當然了,有些孩子是背著爹孃拿糧食換糖的,他們也能甜甜嘴,就是甜了嘴後,屁股可能要遭點罪。
今年黃家的大豆腐賣得尤其好,第一場雪還沒下呢,就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打聽啥時候賣凍豆腐了。
今年幾個移民村的村民也大多捨得吃喝了,豆腐這種便宜又美味的東西,自然是首選。
黃豆腐看準了時機,每天早上多做一桶豆腐腦,讓兒子拉出去賣。
黃家剛賣豆腐時,也是賣過豆腐腦的,賣了兩天,賣得不好,所以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