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教帝國在塞爾柱蘇丹的領導下,又發動了新一輪的擴張,把軍隊深入到了小亞細亞地區。小亞細亞幾個世紀以來都一直是基督教拜占庭帝國抵抗進攻的前線堡壘。1071年,塞爾柱人趁拜占庭派系鬥爭之機,在小亞細亞東部的曼齊刻爾特大敗拜占庭軍隊,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也被俘虜。突厥人順利地進入到了小亞細亞,奪取了大批城鎮和要塞。農民因為不滿拜占庭的剝削,反而歡迎塞爾柱人。因此,從11至13世紀,小亞細亞的大分部地區,從希臘和基督教地區變成了突厥和穆斯林地區,一直保留到現在。拜占庭帝國也因為小亞細亞的喪失,丟掉了大量稅源和大批兵源,再也支撐不起這個巨大的帝國,雖然它要到1453年才會滅亡,但曼齊刻爾特之戰無疑是它的病根,之後那麼多年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塞爾柱人在曼齊刻爾特勝利之後,使得行將就木的哈里發統治又恢復了生機。蘇丹馬裡克沙(10731092年在位)在位期間,塞爾柱帝國達到鼎盛,軍事上控制了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伊朗以及小亞細亞;文化上以波斯的語言、文學和藝術上的成就最為顯著。可惜好景不長,馬裡克沙一死,帝國就在繼承人的爭奪中陷入分裂。使得12世紀的十字軍有機可乘,攻佔了聖城耶路撒冷,造成人心理上不小的陰影。另一個方面,塞爾柱的分裂,也使小亞細亞西部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得以壯大,他們繼續高舉教的旗幟,建立了又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大帝國,直到20世紀前,還統治著整個中東地區。
塞爾柱突厥人偷取了人的帝國,其他的突厥人也沒有讓世界閒著,佛教在它的出生地印度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他們,真相是怎樣的呢?
在塞爾柱人向西挺進的同時,其他突厥人也在東部四處出擊。其中最著名者莫過於馬哈茂德(9971030年)。他以阿富汗的加慈尼為基地,幾乎每年都向印度地區進攻,最終吞併了旁遮普,使其到現在都是穆斯林的聚居區。馬哈茂德是個嚴格的教信徒,他認為神靈無所不在,是不能用肉眼描繪的,因而所到之處,砸碎一切神靈塑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ldo;聖像破壞者&rdo;。馬哈茂德對異教徒實行了殘酷的,逼迫他們改變信仰,從此,印度人民的信仰分裂,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半島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
12世紀,突厥人穆罕默德以阿富汗境內的廓爾為基地,取代了馬哈茂德家族的統治。廓爾突厥人向南挺進至古吉拉特,向東進入恆河流域。1192年,他們佔領了德里,並將蘇丹的首都定在那裡。突厥人在這次戰役中,毀壞了絕大多數寺院,對僧侶大肆屠戮,佛教從此在印度一蹶不振,消失在歷史煙塵中。
外國卷 第六編 真主也不想挽救的敗落(9)
在教的中世紀&ldo;後期復興&rdo;中,建立三大帝國的奧斯曼人、沙法維人和莫臥兒人,都起源於突厥人。其中影響最大的奧斯曼人的祖先,是中亞的烏古斯部落。他們維護教傳統和擴張領土的努力,被穆斯林譽為教正統信仰最堅強的捍衛者。突厥人在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奧斯曼人身上達到了頂峰。
4城破國滅‐‐‐蒙古來襲
蒙古的鐵騎襲來,又一場血雨腥風掀起,不過這是最後一場。面對著如此大敵,末世君臣又做了些什麼呢?
當帝國已深陷泥潭,瀕臨滅亡的時候,東方的蒙古帝國又向他投來了不懷好意的一瞥。蒙哥大汗繼位後,為了進一步擴充版圖,命其弟旭烈兀發動了第三次西征,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消滅帝國的阿拔斯王朝。1256年,旭烈兀宣稱要對盤踞在伊朗馬贊德蘭諸山城的木剌夷國動武,要求阿拔斯王朝的末代哈里發穆斯臺耳綏姆發兵協助,這一提議沒有得到穆斯臺耳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