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4/4 頁)
程度的心理滿足。
古代女性相當重視肌膚之美,吹彈欲破、瑩潔柔嫩的肌膚是美麗的基本條件,更是用來衡量女性美的一項重要標準,這從“手如柔夷,膚如凝脂”、“肌膚若冰雪”、“冰肌玉骨”……對美人的形容詞,便可看出一二。
除了肌膚之美,古人也非常注重頭髮之美,每日梳理,愛護有加,並多蓄髮不剪,早期披散在肩上,接著因實際需要而用繩帶束髮,再逐漸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髮髻式樣,變化多端,甚至遠在周代就已使用假髮來增加頭上的風情及美觀。
學者推究古人之所以重視肌膚毛髮,最基本的原因應與禮教有關。“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不過,除了禮教的觀念外,審美意識及健康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此,古代的中國婦女有著各式各樣,適合不同需要的保養品。這些保養品分別用於臉部、手部和頭部的保養,而保養的方式則可稱得上五花八門,有些還頗具神秘感。保養品的功用基本上是以保護和預防為主,如果在其中新增了藥方,便會增加治療的作用。至於使用方式則有外用及內服兩種。
在化妝方面,古代婦女更是多彩多姿,不僅以粉飾面,兩頓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貼在額上,增添美麗的效果。每一個朝代由於社會背景、政治經濟制度、道德觀念、風俗民情等的不同,對美也都各有不同的定義。可以說,環肥燕瘦,美或不美,真的是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了。
現在使用的化妝品大都是化學制劑,它們不具備治療作用姑且不論,不少化妝品還刺激面板、粘膜,引起過敏,往往弊大於利。其實,早在唐代我國就已有藥物化妝品和中藥美容劑。那時,人們十分注重儀容,貴族階層盛行使用面脂、手膏,口脂等藥物化妝品。《紅樓夢》裡的榮寧二府的公子、小姐乃至丫環都有搽香的習慣,他們自己製作香脂,塗於臉上、手上等地方,有保護面板,增加美容等作用。
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樣法寶:
1、妝粉。古人擦的粉主要是用“米粉”做的。除了米粉之外,還有鉛粉。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吸乾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體的形狀。用的時候塗個大白臉。雖然有毒,但古人似乎為了白連命也不要了。當時許多女人為了追求面板淨白的效果,是不惜每天服用微量的違規詞語的。
在臉上搽粉古代稱傅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妝方式。據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費,竟高達百萬兩!對於傅粉的方法,清初戲劇家李漁的見解頗為獨到,他認為當時婦女搽粉“大有趨炎附勢之態,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顯其黑”,鮮明地道出了化妝與審美的關係。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還把傅粉等化妝方式同道德修養相聯絡,指出美容應與自我的修身養性結合起來,如東漢蔡邕認為:“攬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粉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順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這種觀點,不僅頗有見地,而且寓意深刻。
2、黛粉。在戰國時,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材料,女人們都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隨後出現了“黛”,一種藏青色礦物。描畫前必須先將黛放在石硯上磨成粉狀,然後加水調和。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產生於戰國時期。
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畫眉。漢代時,畫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畫越好看。《西京雜記》中寫道:“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