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再後,又過了那麼幾天的,便也是就到那九月底了,小學弟小學妹們的軍訓,也是接近那尾聲了,而在那九月底的其中一天晚上呢,我們學校也是又給新生們舉辦迎新晚會、歡迎起他們來了。迎新晚會時,我由於肩負著記者團的拍照重任,以及給小弟拍些小妹跳舞時照片的重託,所以當然的呢,也是就去看那晚會了。
這年的迎新晚會,跟我們大一那年的迎新晚會一般,節目也是都很多,各種的型別,而且節目也是都蠻精彩的,其中有好幾個,我也是都還蠻喜歡的,比如說有小妹參與的、那一群身著著紅色衣服、腰別著小紅鼓、手拿著小紅綢子的小姑娘們跳的民族舞,比如說武術協會的那武術表演,比如說那男女對唱《山經的姑娘》。
嗯,那個,這個《山經的姑娘》呢,是改編自臺灣的那首《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那首歌裡不是說那&ldo;高山青,澗水藍&rdo;、&ldo;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rdo;、&ldo;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rdo;什麼的嗎,我們學校當時因為有兩個校區,老校區&ldo;燕山校區&rdo;和新校區&ldo;明水校區&rdo;,所以,我們學校的那些佳人才子們,也是就把那首《阿里山的姑娘》裡的的&ldo;高山&rdo;,給改成了&ldo;燕山&rdo;,把那&ldo;澗水&rdo;或是&ldo;碧水&rdo;,給改成是了&ldo;明水&rdo;,然後,又把&ldo;阿里山&rdo;給改成了&ldo;山經&rdo;,所以這整首歌呢,也是就變成那&ldo;燕山青,明水藍,山經的姑娘美如水呀,山經的少年壯如山,燕山長青,明水長藍,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明水常圍著燕山轉&rdo;了,聽起來呢,既好聽,又富含那&ldo;深意&rdo;的,所以這個節目,也是深得我們學校師生的喜歡了,在那以後的投票之中,更是不負眾望的,還成為了當晚最受歡迎的一個節目。
不過,當晚我最喜歡的節目呢,卻是民樂社的那個民樂合奏。嗯,當時呢,民樂社的那些小帥哥小美女們,穿得都是我們那傳統的漢服華裳,長裙廣袖,仙袂飄飄的,只那麼看著,也是就覺挺養眼、挺享受的,而他們當時合奏的那曲子呢,正又是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黃飛鴻》裡的那個插曲《將軍令》,曲調優美,氣勢又恢弘,節奏感又強的,聽著同樣亦是很覺享受。
只不過,只不過其中有那麼一點、有那麼個的&ldo;設計&rdo;,我卻沒咋看懂的,就是,那個,就是當時在那舞臺的右側,不知怎的,是單獨放了那麼把的琵琶,還有那麼一支笛子,在那琵琶和笛子之後呢,也是都還單獨的放著專門的座位,但,不知怎的,那座位上卻沒有人,沒有人去彈那琵琶,去吹那笛子。
嗯,那個,要說民樂社裡缺少琵琶和笛子這種樂器、為了合奏時那整體性統一性什麼的吧,那倒也還真不是,因為當時在那舞臺的左側,也是有人在那彈琵琶和吹笛子的。
再後,我那麼絞盡腦汁的,也是就又想了,心想民樂合奏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就有個這樣的&ldo;儀式&rdo;,有個這種的&ldo;禮節&rdo;,就跟我們在緬懷先人的時候,總也是會給他們放個酒杯、然後滿上酒什麼的,即便是我們也都知道,我們那些先人們肯定也都不會喝那些酒。而,至於別的,至於那再深層一些是不是還有別的一些什麼含義,這個,我才疏學淺,也真是想不出來了。
迎新晚會之後,便也就是那閱兵儀式了,閱兵儀式完後,便也就放十一假了。
十一假期期間,也沒什麼太大的事,只是,在十月三號那天晚上,格格發照片了,發了張她在大蛋糕面前低頭許願的照片,還說是什麼每年的生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