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第3/4 頁)
若無意外,以後也還將延續下去。
公主什麼也沒說,只是望著這一幕,將其銘記。
銘記之後,還能如何?
公主找來章鈐。
這是跟著她來和親的侍衛長,如果公主現在還在京城,以後成婚開府,章鈐就是公主府令。
公主讓章鈐去找隨從隊伍裡身手最好的人。
光化帝的確給她準備了這樣的頂尖高手。
這位高手原本不是用來教授武功的,他是光化帝為公主準備的一條後路。
如果公主在柔然的局勢惡化,此人可以帶著公主逃走,保全公主的性命。
當然,到了那一步,必然是情況已經壞到超出所有人想象,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可能派上用場,但有了這樣一個人存在,就說明光化帝在盡力為女兒打算。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此人叫譚溫書,名字溫文爾雅,卻是鑄劍大師白榭的師兄弟。
據說他與白榭二人,一人鑄劍,一人習劍,每人只學一種,貴精不貴多。
譚溫書的劍法,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在和親隊伍裡,是因為昔年承了光化帝一個人情,而他原本打算周遊西域各國,所以順道護送公主一程。
卻沒想到,公主居然要拜他為師。
譚溫書看了公主的經絡筋骨,搖頭拒絕,說她根骨已成,學武太晚,雖然從小精通騎射,但騎射跟習武還不一樣,她如果想要從頭學起,
() 必定會付出極大的苦頭,還不一定有所成就。
公主自然說她不怕苦,她早已下定決心,單靠別人保護,總有疏忽錯漏的時候,與其將命交到別人手裡,不如自己先學會保命。
更何況柔然苦寒之地,連溫塔可敦那種土生土長的柔然貴族,都是說病死就病死,公主須得強迫自己成長到風雨不侵的地步,才能去保護別人。
人祭,以人為狩,剖肉為食。
現在是漢人奴隸,那麼總有一天就會輪到她。
公主對自己的處境前途,有著極為深刻的認知。
譚溫書見她態度堅決,最終還是答應了。
既然要練,就得從扎馬步練起。
每日除了睡覺之外,只要一有空閒,就要苦練基本功。
譚溫書認為她起步太晚,肯定無法成為頂尖高手,但要是有悟性天賦,加上每日不輟,說不定能躋身二流之列。
公主便開始為了這二流的目標勤學苦練。
她初來乍到,備受冷落,正可將時間拿來練武。
也無須避開旁人,草原上尊崇強者,她願意習武騎射,說明願意融入柔然習俗,柔然人自然樂意,頂多說些怪話。
那欽和敕彌等人雖然都對這位公主虎視眈眈,但暫時也還在觀望,不敢輕易有所動作。
話本里那種苦練一年之後忽然天降奇遇武功大增的情節並沒有發生在公主身上。
譚溫書也不可能日復一日把時間都留給她,三個月後,對方就啟程前往西域,臨走前留下功課,回來待查。
公主有時找不到人詢問請教,就去找章鈐和張合,他們學的不是江湖行走的武功,而是沙場上殺人的功夫,一來二去,她將兩者糅合,雖說有些荒腔走板,倒也勉強湊成一個新奇流派。
“也許你覺得,故事到這裡,差不多就該是我神功大成報仇雪恨了。”
說到這裡,公主拿起一塊桂花糕。
屋內花果薰香,桌案擺了好幾道精心烹飪的菜餚。
兩人相對而坐,是歲月靜好,也是浮生偷閒。
但這樣的安逸,是他們過去十年出生入死換來的。
“我猜,故事應該才剛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