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3 頁)
同治皇帝朝服像小皇帝機敏、頑劣,讀書不成,慈禧非常著急。
據《翁同龢日記》記:慈禧為兒子&ot;典學未成&ot;,曾嚴厲督責師傅,稱皇帝&ot;年已十六,親政不遠,奈何所學止此!&ot;
更有甚者,慈禧對於兒子的師傅們&ot;督責不嚴&ot;、&ot;支吾搪塞&ot;非常生氣,竟然說出了&ot;恨不能自教&ot;的過激語言。慈禧的漢語水平並不高,讀的書也有限,然而,面對毫無建樹的兒子,慈禧卻萌生了越俎代庖的急躁念頭,大有赤膊上陣、沙場點兵的急切。沒有給兒子早些舉行大婚慶典,慈禧確有不得已的苦衷。
但,歸政是早晚的事情,無論慈禧如何戀棧手中的權力,如何有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在載淳的年齡已經超越順治帝和康熙帝親政三年之久的同治十一年,慈禧還是為兒子選擇了后妃,並舉行了大婚慶典。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十八歲的同治帝在太和殿舉行了親政大典,大清王朝第十代皇帝在經歷了十二年的蹉跎之後,終於隆重出場,開始了他親政的人生歲月。與此同時,在屬於男人的權力場中苦心經營的慈禧,也不得不收起那象徵著她無所不在的黃色紗幔,悄然回歸幕後。
二
在同治帝親政的時候,慈禧以兩宮太后的名義,懿旨勉勵載淳&ot;祗承家法,講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學&ot;。具體做法是:&ot;皇帝每日辦事召見後,仍詣弘德殿與諸臣虛衷討論。李鴻藻、徐桐、林天齡、桂清、廣壽均照常入值,盡心講貫。&ot;在慈禧一再的耳提面命中,我們不難看出慈禧對兒子的疏學非常擔心。
同治帝用什麼來回饋慈禧?
同治帝回饋慈禧的舉動可謂是震驚朝野的大舉動--重修圓明園。
圓明園&ot;萬方安和&ot;同治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1873年11月19日),同治帝發布上諭,決定重修圓明園。這猶如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彈,在朝野間產生了巨大衝擊。人們紛紛提出質疑:有重修圓明園這種可能嗎?再造如此龐大、精美的工程,朝廷有這樣的財力嗎?
僅僅事隔兩天,也就是十月初一日,御史沈淮奏請同治帝緩修圓明園,他認為&ot;今時事艱難,仇人在國,即庫藏充溢,亦不當遽議興修&ot;。
與此同時,御史遊百川也&ot;袖疏廷諍,諤諤數百言,聲震殿瓦&ot;。
若不是同治帝以革掉御史遊百川的職位作為懲戒,並且告誡群臣不準再行諫阻,還不知有多少臣下諫言不應草率決定重修圓明園。
因為重修圓明園的工程實在太龐大了,要恢復到被英法聯軍焚毀之前的水平,將耗費巨資,這是同治朝內憂外患的政局下所難以承擔的重負。
圓明園&ot;上下天光&ot;圓明園最初是康熙帝賜給四子胤禎(雍正帝)的一片明代故園,雍正年間開始大事興建,以後規模日漸擴大。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的建設,投入了難以記數的人力、物力,形成了周長二十華裡,面積總計五千三百多畝的巨大皇家園林。它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園林建築奇珍。它不僅繼承發展了我國傳統園林建築藝術,創造性地吸收和借鑑了南北名園的勝景,而且還吸收了西洋建築的特色。園內建築輝煌,陳設豪華,聚集了大量的文物、珍寶和圖籍。以至於當時歐洲有關文獻盛讚它是&ot;萬同治帝書《恭賀慈禧皇太后
第43節:歸政同治(3)
四旬萬壽聖節詩》
園之園&ot;、&ot;人間天堂&ot;。慈禧曾經長時間伴隨鹹豐帝在此居住,這裡是清王朝僅次於紫禁城的政治中心。它之所以能夠建成是憑藉著清王朝雍乾時期國力的強大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