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感傷離別(4000)(第3/4 頁)
用過晚膳,各自歸了院子,裴秀又來找崔澈共寢,卻被妙容堵在了門口不讓進。
這一天天的都緊挨著她家小郎君,到底誰才是陪寢的大丫鬟。
妙容實在忍無可忍了,封老夫人就是讓她看著點這對錶兄弟,再不攔著,估計真得出事。
崔澈在門內看戲,說實話,一開始離了裴秀的鼾聲,確實睡不著,但如今重逢後,夜夜聽他打鼾,也想耳根子清淨兩天。
眼看崔澈在屋裡看笑話,裴秀在門外喊道:
“阿澈,你若不將她支開,以後再要與我一起睡,可不讓了!”
感受到院子裡眾人怪異的目光,崔澈連呸三聲,說道:
“這人怎地憑空汙人清白,分明是你非要與我擠在一張床上。”
裴秀氣鼓鼓地走了,崔澈也沒去追,兩人自小相依為命,對他的性情清楚得很,這人不記仇。
當初崔澈一行人未至裴府前,裴秀被同族兄弟羞辱,可那些人道過歉後,裴秀便再未往心裡去,與他們誠心相交。
果然,第二天,天才亮,裴秀又興沖沖地找崔澈,邀他往城外郊遊去,兩人又結伴去尋封德彝,卻便他婉拒。
封德彝昨夜就打聽了今日有場文會,打算去結識太原人士。
他知道崔澈曾在近春文會上一鳴驚人,便提出邀請。
但崔澈此前參加文會,不過是為了將名聲傳進楊堅耳中,目的明確。
此番晉陽並無他想接近之人,便也懶得再湊這次熱鬧,畢竟肚子裡符合這個年紀的詩文,用一首少一首,可得珍惜著點。
怎麼說也才六歲,若無驚人之舉,誰又能理會他。
李家五子中,時年十五歲的長子李義璹,與十一歲的李義珙同封德彝共赴文會,而年紀較小的李義璋、李義琛、李義瑛則與崔澈、裴秀往城外郊遊,只留了崔昭容與崔穆容在家細說這些年彼此的經歷。
傍晚回來的時候,崔澈見雖封德彝同去文會的李義璹、李義珙意興闌珊,細問之後才知道,反倒是三人之中年紀最小,才九歲的封德彝在文會上如魚得水,受人稱讚,與人赴宴去了。
封德彝自然也邀請了二人,但李義璹、李義珙自覺無趣,便也婉言謝絕。
崔澈在晉陽逗留了七天,在此期間,他遍訪名山,諸如五臺山、恆山、呂梁山等,崔澈都有遊覽。
也許是好吃牛肉,又時常鍛鍊的關係,崔澈雖然年紀小,但體魄遠勝於同齡人。
歷朝歷代雖有明文規定不許殺牛,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牛可不是人殺的,是它自己摔死的,至於在哪摔死,是怎麼摔死,也沒有人細究。
眼見時間來到了七月上旬,氣候入了秋,崔昭容急著回去照顧裴老夫人,一行人也拜別李元儉一家,踏上返回聞喜縣的路途。
來時走走停停,遍訪風景,歸時則要順暢許多,七月初五啟程,車隊在七月中旬便抵達了聞喜縣。
又在裴府歇息了一段時日,裴老夫人都打算留眾人過中秋了,崔澈等人卻提出了辭行。
七月二十三日,崔澈、裴秀、封德彝辭別裴老夫人與崔昭容,又與在聞喜結識的一眾少年道別,終於再度踏上求學之路。
“母親(姑母)保重身體!”
馬車越行越遠,崔澈與裴秀探出車窗揮手道別的模樣,在崔昭容的眼中逐漸模糊起來。
“秀兒,你也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阿澈!”
城西涼亭外,崔昭容少有的放開喉嚨,大聲喊道。
崔澈強忍離別的不捨之情,揮手笑道:
“姑母!我會照顧好阿秀的!”
裴秀擦去了眼淚,不忿道:
“打小就是我看護你,你何時又照顧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