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孝子賢孫(第2/2 頁)
府上,崔澈就醉心於在詞句上反覆斟酌推敲,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澈哥兒終於拿出一篇好文章呈給楊堅。
就文采而言,此文更勝《平陳策》,楊堅讀罷,愛不釋手,稱讚之餘,更賞賜了崔澈布絹300匹,出手不可謂不大方,若是北齊年間,相當於一個下州刺史一年的俸祿。
北齊以布絹為俸祿,而北周卻是發放粟米,最卑的一命官員年俸125石,二命官員250石,崔澈所在的三命官員年俸500石,四命官員1000石,五命官員2000石,六命官員為4000石,七命官員6000石,八命官員7000石,九命官員則以萬石為俸。
如崔季舒那等追贈九命之人,也就是個身後殊榮,拿不到萬石粟米。
300匹布當夜便被人運來了崔府,澈哥兒看著壘滿小半間屋子的布絹,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此前招募三千部曲,除了自己帶來的兩枚永通萬國與博陵老家的住宅田契,可謂是散盡家中浮財,而留在長安的財物也不翼而飛,更是雪上加霜。
崔澈報過案,卻始終沒有後續,也不再抱有追回財物的希望。
韋孝寬回師長安的時候,釋放了崔澈三千部曲,畢竟他們獻城有功,能夠區別於一般的俘虜。
而名義上是放歸,崔澈便讓張武帶著他們回博陵莊園,其中大部分都是莊園裡的家生子以及耕田的佃戶,剩餘流民也在莊園裡安置下來,找地方官府上了戶籍,免得被當了隱戶。
五萬畝田分配下去,人均也不到二十畝,這三千人在農忙時便是農夫,農閒時就得隨張武操演,再拿莊園產出供養他們在操訓期間的吃用,崔澈自然指望不上家裡貼補自己,能夠不朝他伸手已經是不錯了。
私兵部曲在河北士族之中其實不算新鮮事,況且崔澈也與楊堅提過,將來南征之際,希望能帶上家中部曲隨軍,以搏取戰功封爵,楊堅也是答應了的。
只是到時候一百多奴僕、婢女來了長安,吃穿用度都指著澈哥兒,等用光了身上這十萬錢,單靠500石的俸祿,哪養得起這一家大小。
崔澈心中尋思,穆邪利的店鋪還是得繼續開著,也算貼補家用,她若不願再拋頭露面,便在府裡找個機靈的婢女做掌櫃,至於商品,還是賣胭脂就好。
隨著天元皇帝駕崩,那條特不人道的詔令,即禁止包括官眷在內的民間婦人塗脂抹粉,立馬就被廢除。
楊丞相這一手,除了拉攏人心以外,只怕也有獨孤伽羅在背後催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