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南陳奪嫡(第2/2 頁)
只是且不說沆瀣一氣的總管府、刺史府官吏這群利益既得體是否會有人洩露,畢竟大家都因此受了嘉獎,一旦捅出來,便是自絕於幷州官場,同時也得罪了晉王。
倒不是為了防新任的尚書僕射王韶,王韶是太原王氏子弟,自己家鄉是個什麼情況,哪需要去翻閱資料,回族裡問一句就能夠知曉。
只是即使王韶看破,也不會說破。
朝廷需要錢,此前發賞要錢,之後南征也要錢,楊堅都被逼得對官員俸祿下手,可見國庫窘迫。
但偏偏要得個輕徭薄賦、體恤百姓的好名聲,可不得只能夠讓下面人弄虛作假,擔了惡名。
崔澈也知道這件事情捅不出來,因為各個地方都在虛報資料,朝廷急著要錢,這是剛需。
否則開皇九年三倍於唐朝鼎盛時期的耕地數量又是怎麼來的。
二月中旬,行臺尚書右僕射王韶、大行兵部尚書李雄、左武衛將軍李徹先後抵達晉陽。
崔澈作為尚書右丞,有輔佐尚書僕射王韶的職責,平時與他接觸最多,但在這三人中,卻與兵部尚書李雄關係最為密切。
關東頂級門閥即五姓七族,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他們彼此聯姻,維持著所謂高貴的血統,也編織了一張錯綜複雜的關係網。
同時,按照北魏以來的習慣,每一個家族其實也有一個最主要的婚姻物件。
如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代為婚姻;
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婚姻;
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世代婚姻;
而博陵崔氏的聯姻小夥伴,正是李雄所在的趙郡李氏,誰讓這兩家是後起之秀咧。
後世有記載的博陵崔氏在北朝時期的婚姻共有40例,其中與趙郡李氏相關聯的就有13例。
崔澈之母李氏,正是趙郡的李,只不過並不在這40例之中。
澈哥兒的父親崔長君雖然只是庶長子,但由於崔季舒沒有嫡子,便也是有資格娶趙李嫡系女子的,誰讓崔澈的祖父崔季舒在臨老犯渾前,過於爭氣。
當然了,崔澈的母親與李雄的血緣關係就疏遠了,但兩族歷來同氣連枝,澈哥兒的母族又是趙郡李氏,故而他與李雄很快走到了一起,以長輩禮相待,人家不管年紀,還是輩分都比他高多了。
這便是為何五姓七族子弟但凡有才能,總能夠輕易揚名的原因之一,他們彼此抱團,互相吹捧、關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