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擱置(求推薦票,月票)(第1/2 頁)
蘇照閱覽罷,點了點頭,道:“甚好,御史大夫和兩位中丞人選,諸卿可有推薦人選?”
敬弘道躍班出列,拱手道:“少宰梁師古,持身以正,溫厚寬宏,官聲斐然,可為御史大夫。”
而就在敬弘道身後,正有一個年紀四十歲出頭的官員,清顴面容上現出一抹難掩的激動之色。
蘇照面色如常,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敬弘道,他知道他的這位老師是鐵了心,阻攔晏昌進入朝堂了。
司寇陳韶道:“御史大夫肅綱正紀,擔朝廷司察百官重任,用事者何人,臣無權置喙,唯君侯乾綱獨斷,至於貳中丞,臣舉薦少司寇常邈,其人明晰律令,耿介方直,清廉謹身,可當監察之任。”
蘇照眉頭舒展,沉吟片刻,凝聲道:“孤聽說,常邈為少司寇時,常和陳卿爭執,而今,陳卿竟以御史中丞相薦,實在讓人意外吶。”
不同於出身陳國公卿的陳韶,常邈並非是外來氏人,少年家貧,習刑名法術之學,其人性情嚴苛、古板,清廉自守,素來主張以嚴刑峻法參治刑獄,和司寇陳韶屢屢有著爭執,
陳韶拱手道:“若為公事,縱有爭執,也屬平常。”
蘇照點了點頭,問著陳韶身後不遠處的常邈,問道:“常卿,孤若以御史中丞之職託於卿,卿當何以處之?”
常邈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官員,頭戴獬豸冠,臉型削長,眉骨聳挺,雙眸沉靜,此刻似乎還有些意外陳韶的舉薦,但迎著少年君侯的目光審視,躍班出列,正色道:“唯秉持公心,依律而行耳。”
“秉持公心,依律而行。”蘇照朗聲道:“希望,常卿不負今日之言。”
“擬命:以常邈為御史中丞,進中大夫,佐御史大夫署理臺諫之事。”
“謝君上。”常邈深施一禮,朗聲說道。
蘇照道:“御史中丞制定二人,而今還缺額一人,諸卿可還有其他人推薦?”
下方一時無話,有推薦資格的也就只有六官,此刻司徒孟季常剛剛受了震懾,訥訥不敢言,司空範延序從來都是如泥雕木塑,至於宗伯蘇茂,還在思索著如何在豐樂郡的善後事宜。
敬弘道眉頭皺了皺,心頭嘆了一口氣,再次,躬身,拱手道:“君上,梁師古可為御史中丞。”
“準。”蘇照神色淡淡,看了一眼敬弘道,只是吐出了一個字。
見到這一幕,眾卿無不凜然,尤其是七郡郡守,以及下面的縣令,都是暗道溫邑真是波譎雲詭,如何有在縣中做百里侯痛快。
等到梁師古上前謝恩之後,蘇照點了點頭,安撫了幾句,既而看著下方還跪著的一群郡縣之長,道:“地上涼,諸卿都起來吧。”
“謝君上。”
五六十人陸續起身,恭謹侍立。
蘇照沉吟半晌,道:“御史大夫,孤心中已有心儀人選,今日先擱置不議。”
而後,又開始議樞密院之制,算是迴歸到正常的議事軌道,相比於方才的暗流湧動,典軍國之事的樞密國尉,就幾乎沒有太多爭論,一方面是因為袁彬之事影響,另一方面,軍政之事事關重大,只能蘇照這位君侯親自來拿主意。
倒是兩位樞密副使,算是波瀾不驚地議了議。
一個是淳于朔,一個是馮匡。
前者倒是一點都沒有出乎在場公卿的想法,淳于朔善練甲兵,向有功勳,前日又率兵剿滅匪盜,而今晉為樞密副尉,掌管蘇國軍卒的作訓事宜,也是應有之義。
倒是馮匡,不僅是出乎溫邑公卿的意料,也令馮匡本人頗為意外。
“臣才智微薄,何德何能當軍國之任?”馮匡拱手深施一禮,面色如常。
“馮卿,將略出眾,久鎮邊郡,浸淫軍務多年,由馮卿坐鎮溫邑中樞,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