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而且看慣了三個哥哥的粗壯威武,更喜歡戲文裡的斯文書生,當然這個心思,姑娘家是斷斷說不出口的,只是對來求親的都不應就是了。
一開始當孃的還不理會,可是過了兩年,就有些著急了,只能悄悄的到了閨女的屋子裡,去問個明白話,劉氏見娘來問,也只能支支吾吾的說喜歡讀過書的,劉氏的娘倒是一愣,想著自家雖然過得算不錯,可是畢竟是個莊戶人家,讀書人,即使貧寒,也自是清高的,估計是看不上自家,不免有些為難。
可巧,轉天鄰村張家莊的媒婆就來了,給秀才張雲卿說親,張雲卿雖是個書香門第,卻早已沒落了,如今既無父無母也沒有什麼田產,還有一個幼弟需要照顧,實在不能算是個好人家,可是到底是個讀書人,估計不是這樣貧寒,也不會想娶個鄉下的姑娘,劉氏的娘討度的一會兒,就回來問自己的閨女,這劉氏一聽就同意了,她娘勸她說,那張雲卿雖是個讀書人,可是家道貧寒,你嫁過去有的苦吃,劉氏卻不怕,硬是拗著爹孃兄長,應了這門親事。
劉家的家風樸實,三個嫂子雖系外姓人,但是也頗和睦,所以對於小姑出嫁陪送多了些,也只做不知罷了,劉氏是個要強的女人,過了門,看到張家的情況,的確比娘說的還不如,三間破草房,幾畝薄田,再無長物,可是丈夫卻是個知冷知熱的斯文人,小叔也極聽話,所以也沒後悔,塌下心來和張雲卿過了起來。
劉氏手巧且有些算計,做了鮮亮的活計,可以去集上換些銅錢,又養雞鴨,把地裡的莊稼打理的也是整整齊齊的,不出幾年,張家就改了模樣,雖不至於說富足,但是至少衣食不缺,十里八村對劉氏都是欽佩敬重的,更兼後來張雲卿謀得了城裡張府西席的差事,張家在村裡也是很有些地位的了。
劉家本來還害怕閨女嫁過去受苦,可是後來這一看,才放下了心,劉母自是心疼自己閨女,十二晌,某種意義上講比滿月更為隆重,這一天要給產婦吃餃子,意思是捏骨縫,男女雙方的眾多親戚,故朋好友,街坊鄰居,帶著禮品來慶賀,在諸多禮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姥姥的禮物:要做六雙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鞋子,男孩一般要做虎頭鞋,女孩做豬頭鞋,其次還要給孩子做的迷糊鞋,其他鞋是鞋底、鞋幫兒分開做,然後縫在一起,可迷糊鞋的要求卻是連幫兒帶底兒一個囫圇個兒。
鞋底兒再綴一縷彩纓,意思是:孩子剛剛來到人世,穿上此鞋可在陽間迷路,能在此家紮下根兒。這裡面還有個規矩:在眾多鞋中,孩子首先要穿迷糊鞋,紮下根兒後,才能穿其他鞋。劉氏的母親不禁按照風俗做了全套,而且連嬰兒上身要穿的姑姑做的紅花襖,下身姨姨做得青長褲,也一併命三個媳婦做了幾套來,另帶了幾十斤的雞蛋紅糖小米,都一股腦的送了來,弄得劉氏和張雲卿都有些不好意思。
這還不算,還請了村子裡的白仙姑過來看孩子的八字,白仙姑可不光是給孩子們看這個,有時候遇上了大旱,縣太爺也會親來請她去跳神祈雨,所以和一般的神婆還不大一樣,很是體面,請她不光是要預備些禮品,一般還要給上半吊錢,就是這樣,也不見得就能請的來,可是小三十二晌的這一天,劉氏的娘也不過是試著去請,可巧就請了來。
據說白仙姑非常靈驗,所以她說的話,雖做不得十分準,也該有八分才是,白仙姑的名字由來,是她有一頭沒有一絲雜色的白髮,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