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第1/3 頁)
1778年之戰的主要參戰國,以大不列顛為一方和以控制著法國與西班牙兩個大王國的波旁王朝為另一方。正在同宗主國進行一場力量懸殊的鬥爭的美洲殖民地人民非常高興地歡迎這樣一件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大事;然而,1780年英國故意迫使荷蘭參戰,結果荷蘭人一無所獲,而且失去很多。美國人的目的毋容置疑很單一‐‐使他們的國家擺脫英國人的控制。他們貧窮並缺少海上軍事力量,只有幾艘可以劫掠敵方商船的巡航船隻,因此,他們必然將其力量限制在陸戰上。但是這種陸戰的確構成了對盟國很有利的牽制性行動,並且極大地消耗了大不列顛的資源,然而只要英國放棄對抗就能立即制止這種狀況。另一方面,不會受到陸上入侵的荷蘭,由於得到盟國海軍的援助,除了儘量避免外部損失外,沒有更多的奢望。因此,可以說,這兩個較小的參戰國的目的是終止戰爭;而主要參戰國則希望用繼續進行戰爭來改變某些情況,這也就是它們的目的。
至於大不列顛的戰爭目的,也很簡單。它與最有前途的殖民地進行了一場可悲的爭吵,爭吵逐步升級,直至它感覺到有失去它們的危險。當這塊殖民地的人民已不再自願追隨它的時候,為了維護強制控制,它就拿起武器對付他們。其目的是為了阻止那些海外殖民地與其決裂,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心目中,英國的強大是與這些殖民地絕對分不開的。法國和西班牙作為殖民地居民起義事業的積極支持者的出現,並沒有改變英國的目的,不管它的軍事計劃的攻擊目標可能或應該經歷過什麼樣的變化。失去大陸殖民地的危險隨著其敵人的隊伍不斷壯大與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它會很快意識到,隨著這些殖民地的喪失,還會帶來失去其它有價值的海外殖民地的威脅。簡言之,英國依據其戰爭的目的,全然處於守勢;它害怕失去的太多,至多也只是希望能保持現狀。但是,透過迫使荷蘭參戰,英國得到了一個有利的軍事條件。因為在其對手的力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有幾個重要的但防禦薄弱的軍事和商業陣地卻對它的武裝部隊開放了。
法國和西班牙的意圖和目的比較複雜。它們受到世仇宿怨的心理刺激和為近期往事進行報復的慾望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法國,社會名流非常同情殖民地居民爭取自由的鬥爭,有時還舉行集會表示聲援,儘管感情上的同情和聲援會有力地影響各個國家的行動,但是隻有採取一些實質性的措施才可使這些國家能有發言權和調整當前的態勢。法國可能希望重新得到其北美洲領地;但當時在世的一代殖民地居民對昔日與法國的對抗記憶猶新,所以不會輕易接受關於加拿大的任何建議。歷來對法國人的不信任已成為獨立戰爭時代的美洲人之特點,由於當時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有效的同情和支援,從而產生的強烈感激之情,使這種不信任感在很大程度上被沖淡,在當時這是可以理解的,並且法國人也感到要重新得到昔日的權利,可能會促成一些較明智的英國人一直提倡的透過適當的讓步來實現只是近期被疏遠了的這種同族之間的和解。所以,法國從未公開宣稱或確實從來就未抱有這種目的。相反,它正式放棄了過去它在北美洲大陸曾佔有的領地或最近已經在英國王室控制之下的前法屬領地任何部分的要求權,但是堅持以佔領並保持西印度群島的任何島嶼的行動自由為條件,而大不列顛所有的其它殖民地當時很容易受到法國的攻擊。所以,法國瞄準的主要目標是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和對已落入英國人之手的印度的控制,同時,在美國人對英國進行了充分且有利於法國的牽制行動之後,在適當時候促使美國獨立。隨著排他性貿易政策成為那個時代的特點,預計英國由於一些重要領地的喪失會減少其繁榮所依靠的龐大貿易,這樣就削弱了英國而促使法國強大起來。實際上可以說,法國的目的就是要擴大這